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精神,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錘煉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的過硬本領,7月30日,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鄉村振興“篤行計劃”專項行動團隊中國海洋大學青年駐鄉創業實踐調研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發源地浙江省安吉縣余村,解碼鄉村奮進共同富裕之路,探尋青年鄉賢爭相返鄉創業的奧秘。

實踐隊員們實地走訪了余村青年共創項目——“余村印象”。作為全國首個全生命期碳中和建筑,它是以青年共創為核心,結合國家“雙碳目標”和天荒坪鎮建設零碳鄉村的總體發展目標,通過對村里老舊廠房進行改造落地而成的。其以未來圖書館和創意田園為主要部分,融合鄉村社群、青年論壇、主題沙龍、文化產業展陳等功能于一體,為青年返鄉創業“騰籠”,致力于打造青年人才社區。

在未來圖書館,實踐隊員們參觀了由國漫IP團隊統籌運營的“國漫咖啡+上美影周邊零售”的文化創意空間,這里為青年人搭建起了聊鄉村故事、說人生規劃、談未來夢想的空間。走進余村“全球合伙人之家”,實踐隊員們發現其注重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為合伙人提供優質的共享廚房、共享會客、社群活動、圍爐煮茶等服務平臺,建設青年群體交流腦暴的活力空間。“在這里,你能夠站到山頂聆聽竹海的回音,大膽表達‘天馬行空’的想法。”余村青年合伙人任朋宇在接受訪談時說。

青年人集聚能夠碰撞出燦爛的思維火花。在走訪創意田園時,實踐隊員們了解到,對于關于如何處理稻田高差問題,青年們曾提出做土坡、在崖壁上建造棧道或將前兩者結合等想法,最終在“頭腦風暴”中形成了在不破壞原有自然和建筑的條件下創設觀景平臺的最優方案。

如何扭轉大眾對鄉村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有為”青年返鄉創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大命題。安吉縣余村既挖掘鄉村本土的個性化特點,又照顧青年化市場化大眾化需求,以青年共創為核心理念,不斷優化升級青年人才在鄉村創業平臺,助力青年人主動將事業人生夢融入未來鄉村振興夢。

通過此次走訪調研,實踐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時代十年鄉村面貌發生的偉大變革,在用腳步丈量新時代美麗鄉村的實踐中,加深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豐富內涵的理解把握,紛紛表示將不斷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貢獻青春力量。

(文/王奎國 鄭琪薺 圖/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