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8月18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未來三年,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涉及的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將超過100個,總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三年內預計完成投資1000億元左右,為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山東將圍繞打造一流港口基礎設施,實施一批集裝箱、礦石、LNG碼頭項目,原油、糧食倉儲項目。圍繞打造智慧綠色平安港口,實施一批生產工藝提升改造項目、清潔能源替代項目。圍繞打造開放融合發展格局,建設航運金融中心等一批港產城融合項目。圍繞打造港航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等物流項目、大宗商品儲備基地項目等。圍繞打造雙循環陸海物流網絡,實施一批疏港鐵路、長輸管道、內陸港以及多式聯運項目。將積極謀劃爭取一批新的支持政策。比如,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國際船舶登記、國際航權開放,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青島港開展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等。同時,進一步研究加大資金、用地、用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為港口群建設提供有力要素保障。
《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明確提出:打造服務全球的一流港口基礎設施,完善綜合集疏運體系,到2025年,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標準箱,港口能力規模、服務效率、智慧綠色發展水平全球領先。山東港口將進一步強化基礎支撐能力,提升港口綜合服務的社會供給,推進降低社會綜合物流成本。據權威機構測算,2020-2022年山東港口累計為山東省產生及帶動的總體經濟增加值為2.9萬億元,對山東省當期GDP貢獻率為12%,平均起來大體上是每年1萬億元。據此估算,以《方案》提出的2025年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0億噸為目標,2025年山東世界級港口群為山東省產生及帶動的總體經濟增加值將達到1.3萬億元,在實現港口高質量快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推進港口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隨著《方案》的實施,山東港口將進一步促進區域內港口的協同發展,提升港口群的供應鏈樞紐作用。比如,將聚力打造通達全球的雙循環陸海物流網絡,完善多式聯運服務,到2025年,外貿航線總數達到278條,內陸港總數達到50個,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達到420萬標準箱;將聚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在新的起點上構建山東港口核心競爭優勢,推進海港、河港協同聯動,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拉長產業鏈條,提升服務能級,培育港航綜合運營主體;將聚力推動與津冀蘇遼等地港口互聯互通互動,深化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的對接合作,進而提升山東港口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能力;將聚力推進沿黃陸海大通道建設,充分發揮好山東港口“一帶一路”樞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