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8月14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公安機關高度重視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作為“生態警長”機制的重要內容強力部署推動,去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偵辦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刑事案件214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309名,收繳野生動物17萬只,查獲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1.1萬件,涉案價值6.9億元。

2022年以來,全省共立案偵辦污染環境刑事案件402起,非法采礦刑事案件683起,非法占用農用地刑事案件186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158起。
山東成功偵破濟南“12.6”非法采礦案、青島“3.23”非法捕撈水產品案、棗莊“5.26”污染環境案、日照“11.23”污染環境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挽回了國家經濟損失,維護了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保護我省生態環境安全、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自2019年起,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打擊食品藥品環境和知識產權犯罪“昆侖”系列專項行動,包含六個子行動,其中4號和6號行動分別是打擊污染環境犯罪行動和打擊破壞自然資源犯罪行動。全省公安機關圍繞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開展重點打擊。在保護大氣環境方面,重點打擊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重點排污單位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以及涉“雙碳”、消耗臭氧層物質等污染大氣犯罪。
在保護水環境方面,重點打擊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江河湖泊等重點保護區域,以及利用城市管網、城區河道、鄉村溝渠等地段或通過暗管、滲井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固廢危廢等污染水體犯罪。
在保護土壤環境方面,重點打擊廢舊鉛酸電瓶、廢礦物油、鋁灰渣、尾礦渣等危廢回收利用處置,化工化學、有色金屬冶煉、畜禽養殖等行業非法收集、轉移、處置固廢危廢,向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群眾生產生活密集區、農業農村農用地、油田等敏感地區排放、傾倒、處置固廢危廢等污染土壤犯罪。
在保護國家礦產資源方面,重點打擊非法開采、破壞性開采稀土、鋰、鋁、鐵、煤炭、磷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犯罪;非法開采、破壞性開采砂石、泥炭及其他礦產資源犯罪。
山東嚴打以“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為幌子實施污染環境、騙取財政補助犯罪行為;嚴打非法采礦、非法占地、非法捕撈等違法犯罪,守護好國家自然資源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嚴打不法企業為降低生態成本非法傾倒、排放、處置危廢、固廢違法犯罪,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去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偵辦污染環境、破壞自然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刑事案件35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300余名,先后成功破獲了一批公安部、省公安廳重點督辦案件。全省污染環境刑事案件發案數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