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8月10日晚,滬深交易所公告稱,研究將滬市主板股票、基金等,深市上市股票、基金等證券的申報數量要求由100股(份)的整數倍調整為100股(份)起、以1股(份)遞增。完善交易制度以及優化交易監管,切實激發市場活力。其中“100股起,1股遞增”的提法頗為新鮮,也引人注目,更進一步展現了A股向投資者降低門檻、活躍交易的風向。
上交所在公告中表示,正研究允許滬市主板股票、基金等證券申報數量可在100股(份)起的基礎上,以1股(份)為單位遞增,而此前的政策是申報數量應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
上述交易規則若發生調整,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門檻,達到活躍資本市場的目的,正是迎合了“活躍資本市場”的大勢。
比如,投資者要買入貴州茅臺(600519.SH)的股票,目前一手(100股)的價格是18.34萬元,再想加倉,每次至少也要投入十幾萬元。但若新政出臺,未來投資者可以按照101股、102股的方式買入貴州茅臺股票,大幅降低了投資的門檻,對高價股的流動性與活躍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再譬如主板股票由于送股、配股、轉股等情況下可能產生零股持倉,因此交易規則允許零股一次性申報賣出,而買入申報僅能為100股的整數倍。在對手方為零股賣單時,投資者依然只能申報整手買單,因而無法避免部分成交,可能導致交易不便。此次政策若調整,將明顯改善這一情況。
實際上,在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中,這種舉措經常可以見到。
像美股交易中,已有不少證券可以按照1股為單位起點,并以1股為遞增單位進行申報,投資門檻比較低。而本次政策導向,也是優化了交易申報的單位,從制度層面建設對中小投資者更為友好的交易制度,并希望為市場帶來居民側的增量資金,推動交投活躍度持續提升,帶動交易量提升。
科創板及北交所在設立時,也已取消了100股整數倍的要求,科創板申報數量在200股以上可以以1股為單位遞增,北交所買賣申報的最低數量為100股,每筆申報可以以1股為單位遞增。
作為交易量更大、普通投資者更為關注的主板市場,嘗試這樣一個交易制度的變化,更像是打開了一扇門,讓投資者看到高層為“活躍資本市場”所做出的努力。
由此,下一步我們可以期待更多惠及投資者、便利市場交易的機制出臺;期待市場交易成本進一步降低,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提振;期待一個靈活而有序的資本市場,更富朝氣的資本市場,展現在我們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