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8月9日上午,第一屆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濟南啟幕。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封立樹在致辭中表示,我國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政策實施10年,我省公共資源交易已經形成1個省級平臺、16個市級平臺和125個區縣分中心的工作格局,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交易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今年以來,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有關部門(單位)針對我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存在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問題,制定出臺了《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2023年十個新突破行動方案》《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重點項目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十項舉措》等政策文件,我省公共資源交易實現突破性發展。
1-6月份,我省公共資源交易額實現7701.9億元,交易項目588.4萬宗,同比增長32.7%。推廣保函(保險)替代現金的投標、履約、質量保證金在工程建設領域普及應用,保函費率平均由5‰降為2.2‰,全省最低降到1‰,辦理保函758筆,減輕投標人等資金1.47億元,為企業減少占用資金60億元;通過應收賬款、票據、訂單融資、存貨與倉單質押等形式,為1033個項目融資133億元。
下一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將持續用力,共同推動我省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再上新臺階。

充分發揮平臺職能,大力提升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省發展改革委作為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部門,將積極會同省有關部門持續做好公共資源交易的指導、協調和服務、保障工作。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服務機構要組織實施好省里出臺的“十個新突破行動”,特別是在“能進則進”“應進能進”“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持續實現新突破。要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系統和場所建設,提升承接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的能力。對未列入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的交易項目,凡是自愿進入平臺交易的,要積極創造條件提供交易服務。要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化推進全流程電子化、服務便捷化、系統數智化。
規范招標投標規則體系,營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7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通知》,我省專項治理實施方案近期也將印發。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要求,要進一步破除招標投標領域影響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規則障礙和隱性壁壘,清理整頓在編制資格預審和招標文件、收取投標保證金、組織評標、處理異議和投訴等招投標全過程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優化我省招標投標營商環境,持續提振企業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重視和發揮好協會的組織引領作用,推動全行業健康發展。省公共資源交易協會要積極發揮自律引領、政企溝通、資源整合、智庫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加強行業誠信自律,協助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引導和規范行業健康發展。
山東產權交易集團暨山東省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莉表示,山東省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不斷夯實以國有資產交易為基礎,服務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的資本市場定位,在抓好主責主業基礎上,加快向全要素、全資源交易平臺升級轉型,現已獲批各類業務資質17項,是全國僅有的五家“全牌照”交易機構之一,也是黃河流域九省(區)唯一“全牌照”交易機構,下轄29戶出資企業以及覆蓋全省的10余家屬地化機構,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發揮市場優勢,護航營商環境。積極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嚴格落實“減稅降費讓利”政策,2019年以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服務收費標準下調幅度達70%。助力省屬國資國企盤活低效、無效、閑置資源,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順利推進。
發揮平臺優勢,做好黃河文章。全力配合我省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申報工作,集中力量爭取國家平臺落戶,服務國有及民營經濟發展。牽頭成立黃河流域要素市場聯盟,加速建設黃河技術轉移中心,籌備黃河流域要素市場化配置高峰論壇,形成了《黃河流域產權市場一體化發展方案》。
發揮創新優勢,挖潛要素保障。積極探索我省碳市場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綠色金融、咨詢服務等配套服務,打造山東碳市場鮮亮名片。在排污權、水權、用能權等方面均實現了零的突破,以市場化手段讓“要素跟著項目走”。圍繞數字山東建設,發揮山東數據交易平臺、山東數據要素創新創業共同體作用,在全國率先打造數據(產品)登記平臺,入選“首批山東省數據要素型示范企業”。通過打造“政保通”數據服務平臺,破局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入選第一批山東省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成為全省唯一國家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試點地方的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