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見習記者 高冉
8月7日,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已召開配合開展全省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會議指出,堅持嚴打開路,全面排查問題線索,注重突出查處重點,嚴厲打擊行賄行為,精準把握政策策略,推動形成強力震懾。
這也是醫藥領域近期反腐的一個縮影。此前(7月28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集中整治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凈化醫藥行業生態、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A股市場中的醫藥生物板塊,也隨著反腐行動的推進出現明顯調整。7月28日至8月7日期間,A股醫藥生物板塊(申萬)市值由6.75萬億元,降至6.32萬億元,縮水約4300億元。其中多只龍頭股的股價出現明顯下跌,恒瑞醫藥這一期間市值縮水600余億元,邁瑞醫療縮水近500億元。
魯股方面,榮昌生物市值由7月28日的248億元降至8月7日的205億元,縮水逾17%;威高骨科由175億元降至164億元;山東藥玻從173億元降至163億元。
不過,8月8日,醫藥生物板塊出現分化。像魯股中,山東藥玻日內上漲3.46%,而榮昌生物則繼續下跌2.18%,威高骨科也下跌了1.85%。
由于醫藥行業反腐風暴持續發酵,頗受詬病的“帶金銷售”也被推至風口浪尖,部分銷售費用偏高的醫藥公司正引來各方關注。經濟導報記者通過Choice金融終端統計發現,去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50%的醫藥生物公司有39家,其中有個別魯股身影。

▲標紅為山東上市公司
像未名醫藥,去年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達到81.91%,今年一季度則是65.86%。公司注冊地位于淄博,業務涉及干擾素、神經生長因子、生物醫藥CRO/CDMO、疫苗和醫藥中間體等五大生物醫藥板塊,但去年以來經營業績下滑明顯,虧損近1500萬元,今年一季度又虧損了2000余萬元。
注冊地位于煙臺的榮昌生物,去年銷售費用為4.41億元,占全年營收的比例達到了57%。而今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更是高達94%。公司本月以來股價持續走低,月內跌幅已達到17.78%。
資料顯示,榮昌生物以創造藥物臨床價值為導向,為自身免疫疾病、腫瘤疾病、眼科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提供安全、有效、可及的臨床解決方案,以滿足大量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公司去年3月登陸資本市場,股價曾一路上漲,但公司業績表現不佳。2022年,公司營收凈利雙降,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5.87%,凈利潤更是虧損了9.99億元。或因此,公司今年股價已下跌了27%。
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榮昌生物表示,2022年營收大幅下降的原因,是2021年公司授權西雅圖基因公司獲得維迪西妥單抗在榮昌生物區域以外地區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收到西雅圖基因公司支付的2億美元首付款并確認收入,2022年度公司沒有此部分收入。
至于2022年銷售費用達到4.41億元,同比增長67.59%,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于2021年底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商業化銷售投入團隊建設費用和學術推廣活動等增加。而從年報中進一步也可以發現,公司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員工薪酬和市場開發費用的增加。

▲來自榮昌生物2022年報
頗有意思的是,今年一季度,榮昌生物的銷售費用達到1.58億元,同比又大幅上漲了95%。對此,公司在一季報中未說明原因。

▲來自榮昌生物一季報
另外,注冊地位于濰坊的沃華醫藥,去年銷售費用5.21億元,占當年營收的比例達到51.34%;今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1.1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49.92%。
這家公司專注于心腦血管中成藥領域,近年來業績下滑明顯——2021年凈利潤同比下滑8.66%,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4.28%,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3.66%。但是在這期間,公司的銷售費用卻保持著增長態勢,2021年為4.22億元,2022年5.21億元,今年上半年則達到2.71億元。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沃華醫藥股價自2021年開始下跌,至今累計跌幅超過20%,目前市值為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醫藥板塊的調整,券商等機構認為,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大浪淘沙的時期。
方正證券就指出,這次規格空前的醫療反腐,根本目的是減少醫療產業鏈條中的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的創新、真正具備臨床價值的藥品器械被合理使用,是行業正本清源的必由之路。
中泰證券分析師祝嘉琦則表示,短期來看相關醫療機構的糾察整治可能會造成醫院常規招投標以及企業銷售推廣活動的階段性延遲,但這種強監管、嚴監管的新常態下,藥械入院等流程有望更加規范透明,灰色空間或將進一步壓縮,有望營造更加風清氣正的生態環境,促進相關企業聚焦主業主責,激發創新活力。而嚴守合規紀律、牢筑底線意識的頭部企業長期來看有望受益,行業集中度將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