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見習記者 于婉凝
8月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情況。

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杰介紹,在2020-2022年連續3年大幅提高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救助保障標準的基礎上,山東省建立并認真落實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今年,全省城市、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均較去年再增長5%以上,共惠及137萬人。今年以來,共發放臨時救助金1.7億元,救助12.6萬人次。建立困難群眾動態監測機制,將204.3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范圍。開展“兜底解憂暖民心”行動,今年以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共走訪摸排困難群眾61.3萬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問題1.17萬個。
為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實現低保等社會救助提質增效,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殘聯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魯民〔2023〕44號)(下稱《通知》)!锻ㄖ方Y合山東實際,聚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和提質增效,著眼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在完善低保認定條件、鼓勵低保對象就業、優化工作銜接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提出明確要求。
針對低保認定條件,《通知》要求各地綜合考慮家庭收入、財產狀況等基礎上,適當放寬低保準入門檻。禁止隨意附加非必要限制性條件,不得以特定職業、特殊身份等為由,或未經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核實,直接認定申請家庭符合或者不符合低保條件。
針對家庭收入核算,要求各地進一步細化教育醫療等剛性支出、必要就業成本扣減措施,在核算家庭收入時按規定給予扣減。針對家庭財產認定,合理設置低保、低保邊緣家庭財產認定條件并隨經濟社會發展逐步調整,對維持家庭生產生活的必需財產,可以在認定時予以適當豁免。針對重殘“單人保”政策,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可以參照“單人戶”提出低保申請,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針對鼓勵就業政策,鼓勵具備就業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員積極就業,對參加城鄉公益性崗位、長期照護失能失智或重病重殘家庭成員等5類低保對象就業的,可參照當地低保標準的一定比例扣減就業成本。
同時,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強化急難救助功能。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靠自身和家庭無力解決,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難的家庭或者個人,納入臨時救助范圍,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生活保障。
山東省財政廳總經濟師韓震表示,山東各級財政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調整支出結構,深挖資金潛力,保障資金投入。全省困難群眾救助資金支出由2020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86億元,年均增長24.5%,其中省級補助資金從20億元增加到44億元,年均增長48.3%,支持市縣連續三年大幅提高九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水平,落實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做好社會救助保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