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8月1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濟南市四大主導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高速智能交通產業園占地76畝,近20家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入駐,資產總額超70億元,年營收超40億元。
據山東高速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希亮介紹,山東高速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為山東高速集團全資子公司。公司以“智慧交通奠定者、數字產業實踐者”為戰略定位,以智慧交通領域的機電集成、軟件開發和數據運營為主營業務,為山東高速集團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提供重要支撐。
謀劃產業布局,引領行業發展。公司深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產業,重點布局智慧高速、智能網聯、智慧能源、智慧停車、國產信創、數據運營等業務板塊。完善產業鏈條,搭建智慧交通領域集設計、研發、測試、施工、運維等全產業鏈條,努力在細分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公司入選全國高速公路機電信息企業前十強、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領軍企業。
依托雙園區建設,打造產業高地。投資建設山東高速智能交通產業園和山東高速智能網聯測試基地,構建“一主一輔”雙園區體系。智能交通產業園占地76畝,近20家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入駐,資產總額超70億元,年營收超40億元。先后獲評濟南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園區和山東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認定,力爭打造省內智慧交通產業高地。
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為國內唯一真實高速公路場景的測試基地,獲得工信部無人駕駛測試牌照和交通部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認定;先后為奔馳、寶馬等30余家車企及智慧高速設備廠商提供測試驗證服務,承擔國家重點科研計劃4項,打造省內無人駕駛領域產業高地。
強化創新平臺支撐,集聚優勢資源。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依托智能交通產業園創新中心、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集聚行業高層次人才、科研課題等創新資源,以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人才培育為主線,聚力建設國內一流智慧交通、數字產業集群生態,為“交通強國”“數字中國”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實現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瞪羚企業5家、省專精特新企業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科創平臺10個。
堅持自主創新,打造核心產品。堅持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智慧大腦、智慧隧道、云收費、AI視頻分析、智慧高速云控平臺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多項自主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創基于鴻蒙系統的智慧隧道解決方案、零碳云平臺,應用于濟青中線智慧高速項目。
張希亮表示,下一步公司將以建成國內一流的智慧交通產業集群示范區為目標,集聚各類優勢資源,持續推動產業融合、上下游聯動,努力突破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搭建起開放、協同、融合的規模化產業鏈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