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龍泉股份(002671.SZ)7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2個交易日(7月27日、7月28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經詢問核查,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于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份以來該公司股價持續走高,從月初的4.21元/股逐漸漲至7月31日的5.39元/股,股價區間漲幅達28.03%。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除了業績改善之外,公司簽署大合同以及名稱變更等,或為近期股價上漲的“誘因”。
注冊資本及公司名稱完成變更
對于上述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形,龍泉股份表示,經核查,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或預計將要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公司7月8日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0萬元至350萬元,上年同期為-5364.95萬元。
公司有關人士介紹,本報告期內,PCCP(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業務、金屬管件業務訂單執行較好,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5%至20%;另外,由于公司在上一年度完成了部分低效閑置資產的處置,提高了資產利用效率,相較于上年同期,本報告期固定成本、費用減少。因此,公司本報告期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改善。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不久前,龍泉股份剛剛進行了注冊資本以及公司名稱的變更。
公司于5月19日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注冊資本及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鑒于公司回購注銷4名已離職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18.90萬股限制性股票,公司注冊資本由人民幣565725368元減少至565536368元;此外,公司于6月12日召開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擬變更公司名稱的議案》,公司基于業務現狀及未來發展的考量,同時準確地反映公司主營業務情況,決定變更公司名稱。變更前,公司名稱為“山東龍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后,公司名稱為“山東龍泉管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和證券代碼保持不變。
知情人士介紹,龍泉股份戰略定位于“管道制造與技術綜合服務商”。最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PCCP等混凝土管道、金屬管件等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營業收入中僅有少量的工程類業務,營收占比較小,主要系公司銷售管材時承接了少量的管材配套安裝工程。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相關財務數據獲悉,2022年度,龍泉股份PCCP等管道業務的營收金額為8.61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高達86.40%;而公司管道安裝等工程類業務僅實現營收761.97萬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為0.76%。“因此,為更全面、準確地反映主營業務情況及未來業務戰略規劃,有效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更好地推動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公司才進行了名稱變更,變更后的公司名稱與主營業務更加匹配。”上述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近日,公司已完成注冊資本、公司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工商變更登記備案手續,并取得了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換發的《營業執照》。
4.55億元合約利好公司業績
公司一紙“大合同”的簽署,也受到了市場關注。
龍泉股份7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與某供水有限公司簽訂的《某工程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采購Ⅰ標合同》。簽約合同總價達4.55億元,約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 45.66%,本合同的履行預計對供貨期間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產生一定積極影響。合同約定的產品與公司現有主營業務一致,合同履行不影響公司業務的獨立性,公司主要業務不存在因履行該合同而對發包人形成依賴。
上述合同顯示,合同買方為某供水有限公司,合同賣方為龍泉股份,本合同供貨范圍為某工程所需的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及鋼制彎頭、三通等配件,工作內容包括現地建廠、PCCP管材(含鋼管及管件)的設計、制造、防腐、檢測、出廠、運輸、現場交貨、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安裝指導)等。
從交貨期來看,2023年7月30日前完成建廠土建及生產設備安裝,8月15日前完成設備調試及試生產,達到批量生產條件,滿足供貨需求,供貨時間按照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制定排產計劃,暫定供管結束時間為2025年5月31日。簽約合同總價為4.55億元(含稅),按照預付款、進度款、質量保證金等階段分期支付。
“為滿足產品交付要求及降低運輸成本,公司將按照相應決策流程,在該工程附近選址投資建設廠房等;除此之外,公司在資金、人員、技術等方面均能滿足上述工程供貨需要,具備履行本合同的能力。”龍泉股份表示。
從二級市場來看,繼7月27日、7月28日連續漲停之后,龍泉股份7月31日的股價收于5.39元/股,當日下跌3.06%,公司總市值達30.4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