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理念,也是目標,打造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對于城市大社區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我們社區人口接近3600戶,過萬人,轄區內有10個小區,通過引導居民參與等舉措,用幸�!�365’新模式破題了社區治理難題�!崩蚩h鳳凰城街道永利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辰說。
成立志愿服務隊
利津縣鳳凰城街道永利社區于2020年6月進行了社區區域優化調整,服務面積達2.3平方公里,由6個回遷村組成,其中70歲以上老人占了1/7。轄區內共有百旺苑小區、新康園小區、書香華府小區等10個小區,其中,2個單位自管小區,4個商業小區,4個回遷小區。針對社區服務人員少、人口多的現狀,永利社區服務和治理兩手抓,實施幸�!�365”基層治理新模式,尤其是破解了1300余戶回遷居民“上樓”后的融合問題。
每周三早上,永利社區的志愿者們就會帶著蔬菜、米面來到社區食堂,為70歲以上的老人制作豐富的免費午餐,這天,是社區老人們聚會的日子。“社區成立了兩個志愿服務隊,先服務老人,服務一個老人,就相當于服務了兩個家庭�!眲⒊秸f。


(永利社區的志愿者們為老人包餃子)
采訪獲悉,永利社區幸福餐廳由永利社區和利津縣養老服務協會聯合成立,2021年開始運營,每周三免費為7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愛心午餐。這里的所有食材都由愛心人士和志愿者捐贈,食譜每個月更換一次,更換之前志愿者會征求老人意見,每餐都做到菜、肉、湯搭配,不僅種類豐富而且營養均衡。每月四次的免費午餐時間也成了社區老人們的“老友會”,志愿者們還會組織給老人們理發等活動。
居民趙金枝是志愿服務隊的一員,他依托自己開設理發店的便利條件,也專門開設了志愿服務站,為老人提供免費理發、充燃氣、測量血壓血糖等服務。
提升服務效能
志愿隊,是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自治的核心力量�!捌桨矕|營指數”平臺通過對社會治安、公共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群眾評價等指標的實時監測、預警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影響平安建設的突出問題,實現了東營市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永利社區主動“對標”該平臺,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的同時,還通過數據賦能,提升服務效能。

(居民參與社區自治。圖為社區元宵節公益主題市集)
例如,社區居民發現,小區有人從樓上直接甩線給電動汽車充電,安全隱患很大。居民可以馬上拍照片上傳到“利津網格”系統,5分鐘之內,這一安全隱患就會得到響應。原來,在“平安東營指數”平臺驅動下,利津縣對網格管理系統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升級后,系統把原來事件辦理的“人工分派”改為“自動分發”,居民將信息一上報,系統智能甄別,直接轉發給相關的責任人,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永利社區,是利津縣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利津縣通過調動社區基層的各種力量,做到統一有機整合,將群眾上門變為主管部門的服務下沉,更好地提供精準化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需求。利津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楊凱表示,“我們利用網格互動平臺,進行了數字化賦能,社區下單、部門報到、接單派單這種模式,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更加精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