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冰淇淋也從過去單一的消暑降溫需求,逐漸轉化為無季節限制的習慣性消費。可以說,每一個季節都是冰淇淋的銷售旺季。
受此影響,國內外的冰淇淋大佬紛紛加碼市場,一批新品牌也相繼面市;此外,茅臺、舍得、瀘州老窖等一干酒企也在跨界布局該市場。
但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與產業資本火熱相比,金融資本卻逐漸對冰淇淋市場失去興趣。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今,冰淇淋相關品牌產品融資頻次集中在1次至5次之間。2021年以來,行業代表性融資事件僅涉及鐘薛高等3家品牌。
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門檻低、利潤低、難變現,種種原因阻擋了金融資本的進入。
競爭激烈的市場
“最近兩年出現的冰淇淋品牌太多了!睗鲜忻駨堔闭f道,“以前我都是吃伊利蒙牛,偶爾吃個和路雪或者雀巢,奢侈點就去吃個哈根達斯,F在好多品牌我都還沒吃過,只是聽說過。”
在張薇看來,以前說起冰淇淋界的奢侈品,基本上就是哈根達斯,F在說起奢侈品,已經變身為國內的品牌了!扮娧Ω吆兔┡_冰激凌已經遠超哈根達斯,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端冰淇淋。”

經營冰淇淋生意數十年的劉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2015年開始,冰淇淋的價格就逐年上升!耙郧傲闶5毛的產品,提價到了1元,零售2塊3塊的產品提價到了4元乃至5元。提價的原因是成本提升。一些剛面市的新品,為了打市場,除了提供冰柜外有的還給電費補貼,同時毛利率也大。這是個新贏利點,價格越高,賺得越多!
在乳制品分析師鄭善杰看來,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冰淇淋市場也開始追求多元化產品,而且已經不再是夏天的專屬產品,而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熱銷的產品。
鄭善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產業研究院2021年報告顯示,2015年至2021年,我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就從839億增長至1600億。2019年規模就達到了近1380億元,居全球第一。而且有數據顯示,我國冰淇淋的人均年消費量約為3.5升,與歐美國家6-8升的人均年消費量相比,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掘。這也引來不少企業加碼甚至跨界進入冰淇淋市場。

今年4月份,和路雪旗下的夢龍雪糕進行了品牌煥新,打響了今年夏天的冷飲大戰第一槍,推出了兩款全新DOUBLE流心醬日夜組合冰淇淋。哈根達斯推出了全新的馬卡龍冰淇淋系列。伊利的須盡歡、甄稀等也都推出多款新品,八喜利用中國特色食材推出了風華四季冰淇淋。
與此同時,部分廠商也提前擴充產能,準備大干一場。
今年年初,蒙牛與眉山市合作高端冰淇淋生產及冷鏈物流倉儲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新建8條先進冰淇淋生產線,日產能近300噸。
除了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頭部乳企都開始在冰淇淋上發力;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江小白等白酒企業紛紛嘗試“試水”;故宮博物院、黃鶴樓、滕王閣、趵突泉公園等景區,掀起了一股文創冰淇淋的熱潮。
而鐘薛高則與榮威汽車、三只松鼠等多個品牌聯名推出跨界產品;東北大板先后與奧麥星球電視劇《與君初相識》、每日黑巧等品牌和熱門IP合作;王老吉、奈雪的茶、喜茶、泡泡瑪特等新消費品牌,以聯名形式推出獨具特色的限定款冰淇淋。

對于部分產業資本跨界出冰淇淋,鄭善杰認為,其更多的是利用冰淇淋等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品類來提升品牌的曝光度與話題度。通過跨界活化品牌形象,培育未來消費習慣與認知,增強品牌號召力,進行年輕消費者品牌與品質教育,為品牌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融資遇冷
盡管行業內非常熱鬧,而且各產業資本紛紛布局冰淇淋市場,但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金融資本卻逐漸對其失去興趣,融資熱度目前仍不及咖啡、新式茶飲等行業。
今年上半年,計有40多起食品飲料的投融資事件,涉及資金超過200億元。主要涉及飲料、烘焙/零食、供應鏈和新零售領域,融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A輪與股權投融資。但這40多起投融資事件沒有一起涉及冰淇淋行業,但有11起是涉及飲料行業。
據企查查數據,2015年至今,冰淇淋相關品牌發生融資事件僅27起,涉及披露金額41億元。融資主要集中的2015年至2018年,4年共計23起,涉及披露金額18億元。
2018年,鐘薛高在天使輪拿到真格基金、峰瑞資本、經緯中國的投資。7個月后,鐘薛高又在PRE-A輪獲得天圖投資等機構青睞。
蜜雪冰城2021年1月戰略融資獲得高瓴資本、美團龍珠、CPE源峰20億元投資,成為融資金額最高的冰淇淋品牌產品。

在上海一家VC的投資顧問王新利看來,門檻低、利潤低、難變現,這都阻擋了資本的進入。
王新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如果有個幾十萬最多幾百萬資金就可以進入這個行業。“頭部企業就那幾個,大多數企業的年營業額不過億元,甚至只有幾千萬。這種企業怎么投?我投1000萬能給多少股份?說句不好聽的,1000萬元幾乎就可以把這個公司買下來!
此外,由于大多數產品的毛利率過低,不值得投資。
對于上述說法,鄭善杰表示認可。“目前一支高端冰淇淋,毛利率高的可超過60%,與新式茶飲毛利率相當;平價冰淇淋毛利率則在25%左右。如果除去各種成本,平價冰淇淋的純利在5%左右,過低的純利確實不被資本認可!
王新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對于投資公司來說,在3-5年內變現是最好的,但該行業內能變現的公司只有那么幾個,很多公司沒有上市計劃。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對目標也有要求,必須干凈,不能出現過多的經營風險等。”王新利表示,“其實從冰淇淋行業的發展來看,和前幾年的茶飲料和中式糕點很像,熱度過后市場將重歸冷靜!
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分精致的外表、包裝,五花八門的口味,過度的營銷宣傳,讓一支原本很普通的冰淇淋,變成了“時尚”代表,甚至成為一種社交需求。但是冰淇淋是否能夠像咖啡那樣具備所謂社交屬性,還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這似乎和前兩年網紅奶茶的邏輯有點類似,市場過度開發后一片紅海,新鮮感過后,最后剩下的只是品牌之間的內卷。
鐘薛高創始人林盛也曾表示,經過十年八年時間洗禮后,網紅冰淇淋有可能沉淀為品牌冰激凌。只是,資本和這批消費者們,還愿意給網紅冰淇淋留時間嗎?那時候冰淇淋能夠像白酒一樣,成為社交禮品清單上的?蛦?
。☉斒氯艘,文中“王新利”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