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移動電源很多人都買過用過,但部分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鋰電池、移動電源(充電寶),為人們暢享移動生活提供了較大便利。
但是,由于鋰電池、充電寶本身所具有的化學特性,尤其是當產品生產工藝和結構不符合國家標準等技術要求時,或者在運輸、使用環節,遭受極端高低溫、嚴重磕碰、長時間過充等特殊情形,就很容易發生熱失控,造成電池鼓脹進而引發起火、爆炸、過熱或者漏液等安全問題,直接危害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安全。
近年來,因充電寶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在大學宿舍、機艙內、寫字樓和地鐵等一些人員密集場所都曾發生過充電寶起火爆燃事故。行業專家表示,移動電源質量不過關或不當使用都可引發安全事故,威脅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就在今年5月底,北京地鐵7號線上,一名乘客挎包內的充電寶突然發生爆燃,大量濃煙瞬間充斥了整個車廂,所幸因工作人員處置及時,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同樣是在今年5月,江蘇張家港一個停車場內,有汽車內遺留的充電寶也發生了爆燃。可以看到事發后車內中控臺損毀嚴重,前擋風玻璃有炸裂痕跡。據現場目擊者回憶,起火之前車內先是冒出大量濃煙,緊接著傳出了輕微的爆炸聲。事發后,引發事故的充電寶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
今年6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網售移動電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在抽查檢驗的95家企業生產的99批次產品中,有3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35.4%。
這些不合格產品有的容量虛標問題突出,有的過充電檢測或外殼質量不合格,存在起火、爆燃等風險,威脅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為了加強對鋰電池、充電寶等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電子電器行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將安全風險較高的鋰電池、移動電源納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鋰電池、充電寶時,一定要認準CCC標志,但使用不當仍有可能產生風險隱患。想要降低危險發生的概率,還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第一,盡量避免邊給電子產品充電邊使用,或長時間給產品充電,這樣將會增加產品發熱的風險。
第二,不要隨意更換充電器,有些快充充電器充電功率較大,但對于某些沒有限制保護設計的電池就可能造成過電壓或者過電流充電,產生安全隱患。
第三,不要隨意拆解產品或自行更換電池,對于非專業人員,工具的選擇和拆卸安裝是否熟練都會給手機電池帶來刺激甚至損傷。
第四,要及時檢修更換,電子產品浸水或者暴曬之后,應及時送到專業維修店進行檢查確認,必要時對鋰電池予以更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