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戴岳
“我之前用朋友的pos機倒過卡,他收一點手續費。最后卡里欠費越來越多,越來越還不上,我一咬牙,在銀行做了分期,斷了倒卡的路子,慢慢把卡里錢還完,就把信用卡注銷了。”家住濟南的王媛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那個朋友還勸我倒卡,我沒有理會,之后我們就很少聯系了。”
7月20日,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不少信用卡持卡者都曾經接到過“是否需要代還信用卡”的電話,并向持卡者推薦App。記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銀行發布了關于加強對信用卡溢繳款的管理公告。
業內人士分析,多家銀行加強信用卡溢繳款管理與此前銀行清理睡眠賬戶的措施類似,均是加強信用卡賬戶管理舉措,旨在防范銀行卡風險。未來銀行對信用卡溢繳款管理趨嚴會是大勢所趨。
信用卡代還種類繁多且隱蔽
“我接觸過兩種,一種是私人用錢幫你還,然后你用POS機再‘套現’還給之前的還款人。另一種就是平臺代還了,你在平臺用消費模式反復刷出還進然后還款。”接觸過平臺信用卡代還的麗麗(化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之前在社交軟件搜信用卡代還,就能出來很多App推薦。”
21日,經濟導報記者在小紅書上搜索“信用卡代還”,沒有找到相關App推薦文章,出現的大多數是“信用卡代還騙局”“詐騙”這類字眼的文章。
事實上,對于信用卡代還行為,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曾發布公告稱,信用卡代償和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業務模式,涉及信用卡違規套現、平臺收取高額費用、用戶信用卡信息安全等問題,潛在風險值得關注。
報告指出,違規代償平臺運營模式基本包括三種,套現貸模式、平臺代償模式及信用卡套現模式。其中信用卡套現模式,實際上就是用戶有多張信用卡,利用信用卡刷卡消費存在免息期的特點,循環刷多張卡來維持免息借款。
“現在還有一種模式叫‘停息掛賬’”。麗麗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這個在小紅書、抖音都挺火的,你在軟件市場能搜到很多類似App。”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手機自帶下載軟件搜索“信用卡代還”,出現很多聲稱可以幫助快速處理信用卡、網貸逾期的軟件。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軟件都通過免費咨詢來獲取信任,然后要求填寫十分詳細的個人信息,表示可以一對一聯系提供方案。最后,基本上所有的方案都繞不開“停息掛賬”。“停息掛賬”需要另外支付手續費,金額一般是款項的5%-10%。

軟件會跳轉到微信小程序,并要求添加微信才能繼續提供“法律服務”。
“其實,他們是靠信息差,向各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投訴,獲得信用卡分期之后的再分期等協商方案。對于持卡人來說,信息面臨泄漏風險,信息可能會被轉賣牟利或者擅自辦理相關金融業務。”在股份制銀行從事信貸業務的劉慶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打擊“他人代還”
2022年起,多家銀行就已開始嚴厲打擊“他人代還”。
比如,工行持卡人使用他人信用卡還款時,會收到還款失敗通知,并顯示“該卡不支持還款”。此外,個別銀行對于他人代還信用卡,會進行降額和封卡處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發布《關于加強信用卡溢繳款管理的公告》的銀行越來越多。四川天府銀行發布《關于加強信用卡溢繳款管理的公告》稱,在滿足持卡人合理的還款需求下,將對信用卡溢繳款存入及支用(包括但不限于銀行轉賬、境內外刷卡消費、境內外ATM取現等操作)設定金額限制。
江陰農商銀行也在公告中表示,“為保障您的用卡權益,請使用本人賬戶按賬單金額或透支金額還款,不得將大額資金存入信用卡賬戶,避免因他人代還或超額還款產生溢繳款而影響卡片交易。”
此前,青島銀行曾發布公告,“為切實保護您青島銀行信用卡的賬戶安全和合法權益,我行將對長期睡眠信用卡開展安全管理工作。”青島銀行方面表示,從2023年8月10日起,將連續18個月及以上無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納入賬戶安全管理范圍,分批次進行信用卡停用、銷卡等相關處理。
對于多家銀行限制信用卡溢繳款的原因,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銀行加強對信用卡溢繳款的管理是積極響應政策的表現,根據《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相關規定,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量不得超過20%。
而在加強對信用卡溢繳款管理同時,也有多家銀行強調不得利用信用卡接受他人名下來源不明資金。
青島銀行在公告中重申,不得出租、出借、出售個人信用卡,或以其他方式交由他人使用信用卡,該行將對異常使用信用卡的客戶賬戶采取調低授信額度、止付、凍結、中止信用卡業務、限制非柜面業務等一項或多項風險管理措施。
有業內人士表示,加強對信用卡溢繳款的管理能夠壓縮信用卡代還業務空間,減緩中間商墊還信用卡后套取資金的行為。隨著各大銀行相繼限制信用卡溢繳款,打擊他人代還,無疑將有效遏制信用卡洗錢犯罪及相關犯罪問題。預計會有更多銀行限制信用卡溢繳款的舉措,而信用卡非本人還款渠道也將被進一步整治和打擊。(備注:應采訪人要求,文中麗麗、劉慶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