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內部人士以及個險渠道、銀保渠道多方求證獲悉,從8月1日起,保險公司在售的定價利率高于3%的人身險產品,將停止銷售。這意味著,此前關注度較高的3.5%預定利率的人身險產品最遲將在7月31日退出市場。
“3.5%”時代將成過去時
記者從多家人身險公司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監管部門近日已對人身險公司進行了通知,要求人身險公司于月底前停售預定利率不匹配產品。不匹配產品覆蓋預定利率3.0%以上壽險產品、預定利率2.5%以上分紅險產品以及最低保證利率2.0%以上萬能險產品等。
“我們市場部前兩天收到了內部通知, (預定利率)3.0%以上的產品都要下架,但目前還沒收到正式文件!币患抑行蛪垭U公司人士表示。
同時,多位保險經紀人、代理人及銀行理財經理也向記者確認,均已收到相關產品下架通知。
一位保險經紀人告訴記者,“對于預定利率3.5%人身險產品7月底前下架,目前都是各家保司給的下架通知。雖然這幾個月一直有各種下架通知,但近幾天非常密集!鄙鲜霰kU經紀人表示,已接到泰康人壽、君康人壽、北京人壽、中韓人壽、長生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相關產品全面下架通知。
一位股份行理財經理稱,該行代銷的3.5%預定利率的終身壽險,“將在7月31日正式退市,3.5%復利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時”。
利率換擋
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在定價時,根據對投資收益的預測而為保單假設的每年收益率!翱梢院唵卫斫鉃,保險公司每賣出去一份保險,就對應著一筆賠款或者現金價值,相當于一筆負債!币晃槐kU行業人士指出。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的人身險保費增長態勢明顯,業內普遍認為,與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型保險產品的“炒停售”有關。
按照監管此前的窗口指導意見,人身險公司需調整新開發產品的定價利率,控制利差損,新開發產品的定價利率需從3.5%切換到3.0%。此前業內普遍預期,6月30日是預定利率3.5%產品的下架期限日。
不過,日前,記者在采訪調研中了解到,雖然部分相關產品陸續下架,并被利率切換后的新產品替代,仍有一些3.5%預定利率的增額終身壽險在市面上銷售,消費者可以通過保險中介渠道、銀保等渠道購買。
部分還未下架的產品,在投保方面也有一些變化,比如,之前可以選擇三年期繳的產品,現在只能選擇五年期繳;一些可以追加保費的產品,也將追加額從10萬元調降至3000元。
加速革新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壽險和年金險投保人來說,預定利率換擋,投保人收益會下降;而對于長期重疾險投保人來說,預定利率換擋,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交的保費會更高。但從長期看,這對整個保險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有著正面積極的影響,同時有利于保險消費者的長期利益。
“預定利率換擋之后,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儲蓄型保險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銷售低潮。”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表示,趕上了“末班車”的已經上車,沒趕上的一般短時間內也沒有興致買預定利率調低后的產品。
不過,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在預定利率由3.5%下調到3.0%的背景下,居民風險偏好仍舊較低,疊加銀行存款利率下調,保險產品競爭力繼續提升,保本保息的儲蓄型產品契合消費者需求。
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認為,居民對于具有收益確定性的保險儲蓄類產品需求持續旺盛,而產品預定利率變化也不會改變保險收益確定性這一稀缺特點,儲蓄類保險仍將持續推動壽險新業務價值的成長。
從險企端來看,業內人士認為,進入新預定利率時代后,保險公司需要面臨新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預定利率下調后,如何立足自身優勢,推出補位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也成為擺在保險公司面前的重要問題。
在預定利率切換的“換擋期”下,業內正在加速“自我革新”,部分保險公司開始批量上新新預定利率下的產品試水,此外一些保險公司還在加速創新,除了保障型產品,還加速推出新型分紅型產品等。分紅型保險產品不僅能夠讓投保者共享險企經營收益,也能幫助險企抵御利差損風險,被不少業內人士寄予厚望。(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