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7月17日,全國股轉系統最新披露的審核企業基本情況表顯示,全國股轉系統在審的擬掛牌企業共有120家。其中,包含山東企業13家。
經濟導報記者盤點獲悉,上述13家正沖刺新三板的魯企各具特色。比如,山東致群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致群股份”)長期深耕于智慧城市行業,曾獲“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等稱號;濟南尚博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尚博醫藥”)為A股上市公司圣泉集團(605589.SH)的旗下企業;山東水泊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水泊智能”)實際控制人則與股東山東科創投資簽署“對賭協議”,公司或意在沖刺北交所上市……

圣泉集團持有尚博醫藥76.50%的股份
尚博醫藥主要為制藥企業及醫藥研發機構提供醫藥中間體CDMO業務,主要致力于糖類、核苷類、雜環類及其他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在小分子醫藥中間體領域積累了多項技術,為公司CDMO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支撐。
從股權結構來看,圣泉集團直接持有尚博醫藥1.21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6.50%,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圣泉集團為A股上市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唐一林和唐地源父子。截至公開轉讓說明書簽署日,唐一林直接持有圣泉集團17.94%股權,唐地源直接持有圣泉集團1.52%股權,唐一林和唐地源合計持有圣泉集團19.47%股權,為圣泉集團及尚博醫藥的實際控制人。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尚博醫藥控股股東圣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濟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尚博醫藥股東寶歐信特25%的股權;尚博醫藥股東尚泉投資、尚源投資為員工持股平臺,其股東均為公司員工。除此之外,公司股東之間不存在其他關聯關系。
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40%和81.41%,客戶集中度較高。尚博醫藥坦言,盡管公司已與主要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但如果主要客戶因下游產品銷售或其他原因減少向公司的采購,則可能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業績。
山東魯新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化工、石化、醫藥、建筑等領域的工程設計及工程總承包服務,也提供工程造價咨詢等服務。截至公開轉讓說明書簽署日,孫永茂直接持有公司44.51%股份,通過魯新齊泉(有限合伙)、魯新舜博(有限合伙)分別支配公司4.55%、4.55%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支配公司53.60%股份的表決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含合同資產)余額分別為8104.56萬元、9686.13萬元,占當期末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5.15%、38.60%;2021年、2022年應收賬款(含合同資產)計提的壞賬損失分別為-136.06萬元、87.18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10.84%、5.20%,應收賬款(含合同資產)存在一定的回收風險。
青島銳智為“小巨人”企業
濟南三星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星照明”)實際控制人為賈亞強和任秀鳳,二人合計控制公司71.83%的表決權。2021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66億元、2.68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253.90萬元、2229.16萬元。2022年公司營收相對上年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受到國內宏觀經濟下行以及政府采購支出減少的影響,公司銷售訂單減少所致。
2021年、2022年,三星照明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按扣非前后孰低者為準)分別為1936.35萬元、2208.67萬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不低于800萬元,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萬元,符合基礎層掛牌條件差異化標準(標準1)的要求。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其公開轉讓說明書獲悉,公司位于濟南天橋區的廠區存在在租賃的集體土地上建設辦公樓、廠房、倉庫、宿舍樓等建筑物的情況,建筑面積約為31980.80平方米。由于土地使用權不在公司名下,導致公司不能辦理產權證書。公司已經與出租方簽署了長期租賃土地合同,有效地保障公司在未來一定期限內繼續使用。公司方面介紹說,目前,公司主要的生產線均已搬遷至齊河分公司,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會因上述建筑物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而受到重大影響。
近年來,城市照明定制化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然而,我國城市照明行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尚不健全,再加上行業分布較為分散,行業內部分缺乏設計能力的企業通過模仿受市場歡迎的專利產品來獲取利益,給被模仿企業的品牌聲譽和經濟效益帶來了巨大影響。“若其他企業仿冒公司品牌產品并將仿冒產品向下游客戶銷售,將會影響公司的聲譽及品牌形象,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三星照明坦言。
青島銳智智能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島銳智”)位于青島萊西市,是一家綜合性食品工業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食品加工、設備制造領域深耕多年,利用自身技術及工藝優勢,研發、生產食品工業智能裝備,并向客戶提供從生產線設計、產品銷售到機器安裝的一站式服務。公司已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青島市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等稱號。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擁有專利39項,軟件著作權21項。
“在我們企業計劃提報新三板掛牌資料之時,稅務部門便及時協助我們錄制了合規訪談視頻,真實反饋了我們企業近幾年的涉稅情況,幫助我們解決了大問題。”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青島銳智財務負責人潘亮表示。據悉,為輔導企業平穩快速提報掛牌資料,萊西市稅務局組織法制、征管、風險等多個部門,對企業涉稅事項進行預審,高效率完成了企業合規證明開具工作,并及時協助企業錄制合規訪談視頻,以高質效的服務和行動,切實打通企業發展的“服務關”“流程關”“速度關”。
致群股份獲濟南國資青睞
水泊智能主要專注于成套自動化焊裝生產線及相關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主要應用于專用汽車制造領域。在立足于專用汽車應用領域的基礎上,公司逐步向其他應用領域拓展。
2021年度、2022年度,其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非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分別為1036.93萬元、280.62萬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不低于800萬元;公司最近一期末,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每股凈資產為2.09元/股,不低于1元/股。公司符合掛牌條件的相關要求。但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和2022年末,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4.14%、67.29%,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劉帥直接持有公司29.88%股份,通過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帥福投資控制公司16.55%股份,劉帥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46.43%股份,依照該等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公司認定劉帥為控股股東。
“該公司或意在未來沖刺北交所上市,并與相關方簽署了對賭協議。”一位接近水泊智能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據悉,公司實際控制人劉帥與股東山東科創投資簽署了相關《股權轉讓協議》,上述協議涉及股份回購條款,目前山東科創投資持有公司7.25%的股份。若觸發回購條款,投資方有權要求劉帥回購其所持股份,存在可能影響公司股權結構變化的風險。但該對賭協議不存在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化的約定,亦不與市值掛鉤,不存在嚴重影響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或者其他嚴重影響投資者權益的情形。根據該協議,如公司在2025年12月31日前未能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或未被市場主體并購,劉帥及其配偶以不低于年化8%的利率回購山東科創投資所持股權。
在上述13家魯企中,致群股份值得一提。該公司長期深耕于智慧城市行業,曾獲“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等稱號。李致文直接持有1676.22萬股公司股份,通過濟南遠迅控制公司182.44萬股,兩者合計1858.6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5.85%,李致文為控制公司股權比例最大的股東。
2020年-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92億元、2.25億元和2.23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395.92萬元、4028.33萬元和4355.0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業績惹眼的致群股份受到了濟南國資的青睞——公司股東濟南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下稱“產發投資”)、濟南產發融昀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下稱“產發融昀”)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濟南市國資委。目前,產發投資、產發融昀分別持有致群股份1.56%、1.56%的股份。
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圍繞智慧城市建設核心需求,行業內逐漸形成了獨有的生態模式。而新進入者面臨著較高的經驗壁壘、資金壁壘、技術及人才壁壘,因此,致群股份等公司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