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沉寂許久的“電子煙”概念股金城醫藥(300233.SZ),再度用一則公告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
7月16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山東金城醫藥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金城醫化”)近日收到國家煙草專賣局下發的《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電子煙用煙堿生產企業)。公司稱,這將對其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其可以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新核定的生產規模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其可以依法開展電子煙用煙堿的出口業務,開拓國外市場。”
17日開盤,金城醫藥股價跳空高開,漲逾3%。隨后震蕩整理,至尾盤又再度發力,最終收漲逾7%。
電子煙用煙堿出口業務引關注
實際上,金城醫化早在2022年6月就已取得了《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并按照國家政策及國家煙草專賣局監管要求,在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開展原料采購及產品交易等工作。
金城醫藥表示,本次金城醫化新獲得的《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是對原證書核定的生產規模、許可范圍及有效期限的變更,準許公司依法從事電子煙用煙堿內銷、出口業務,生產規模將不超過國家煙草專賣局核定的數據,有效期限延長至2025年6月30日。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新許可證中,“電子煙用煙堿生產(出口)”引來不少投資者關注,有股民在公司股吧就表示,“能出口,還是好信息”。

據悉,2022年世界電子煙增長提速,銷售額達236.5億美元,同比增長20.0%。而多數電子煙相關企業的業績支撐,來自海外市場。
如作為電子煙龍頭,思摩爾國際(06969.HK)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海外市場。財報顯示,該公司2023年第一季營收25.27億,同比增長11.9%;稅前利潤為3.19億元,同比下降49.3%。
思摩爾國際指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來自國內市場收入下降。據悉,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國內市場的收入約為1550萬元,同比下降約97.7%;不過,海外市場為公司貢獻收入約為25.12億元,同比增長約58.2%。
根據知名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2-2027年全球電子煙銷售額將保持18.5%復合增長。國內因國家煙草專賣局開展規范電子煙市場秩序專項檢查,以及其他銷售非國標煙的違法行為,疊加前期庫存去化,后續國標煙銷售有望回暖。
相關項目仍蒙面紗
頗有意思的是,2022年金城醫化取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時,金城醫藥的股價尚在30元/股附近,隨后就一路下跌,一度跌至18.57元/股的低位,跌幅接近40%。直到17日的大漲,公司股價才再次站上20元/股的上方。
兩張《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期間,公司發生了什么?引來不少投資者的興趣。
“感覺是能正式開展電子煙用煙堿相關業務后,沒有見到產品的毛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標,對于項目的前景甚至公司的盈利預期有些失望。”一位持有少量金城醫藥股份的投資者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從公司披露的2022年報中,除了看到“年產100噸合成煙堿、100噸煙草提取煙堿工藝技改項目”正在建設中的信息外,并未找到與電子煙用煙堿產品的銷售、盈利有關信息。
而在今年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也問及此事,提出“公司合成煙堿是什么原因沒有實現銷售或者說與預期相差的甚遠?”
金城醫藥方面對此表示,“煙堿產品收入歸屬于其他化工產品,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煙堿的市場推廣,由于其產品的特殊性,各項監管措施較嚴格。”
在回答其他投資者提問時,公司方面也稱,2022年受疫情和政策等因素影響,新產品項目4AA系列產品、煙堿項目等未如期達產,導致未完成年度計劃。2023年,公司將重點抓好上述重點項目,盡快達產達效,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煙堿的市場推廣。
不過,公司在回答上述問題時,仍并未透露煙堿項目的具體訂單情況。
另外,金城醫藥在16日的公告中表示,本次公司申請增加的生產規模是否能夠獲得國家煙草專賣局批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具體情況公司將在交易管理平臺更新后及時予以披露。“由于產品的銷售情況可能受到國家政策、市場需求、行業競爭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謹慎決策,注意投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