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貸利率能否調降一直備受購房者的關注。當前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利率存在較大利差,疊加理財收益、存款利率下行和樓市持續調整等因素,住房貸款提前還貸成“熱潮”,存量房貸利率調降的呼聲高漲。
在7月14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是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
央行表態后,記者聯系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銀行客戶和信貸經理,他們中的多數回應稱,關于存量房貸降息,“沒有接到相關政策,仍按照原有簽訂合同的利率來執行還貸政策”。
居民“提前還貸潮”從去年以來就備受關注。對此,鄒瀾在日前的發布會上表示,“個人住房貸款發放和同期商品房銷售規模直接相關,還款則是來自于借款人的收入或者其他資產的配置調整。”
他表示,“這種現象對住房需求并不構成影響,它是一個居民資產配置的調整。”他解釋道,盡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了0.45個百分點,但因為合同約定的加點幅度在合同期限內是固定不變的,前些年發放的存量房貸利率仍然處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上,這與提前還款大幅增加有比較大的關系。
鄒瀾還介紹,今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累計發放3.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發放超過5100億元,對住房銷售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上半年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8%,比上年同期低107個基點,亦是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
而在近年房貸利率調降前,過往發放的存量房貸利率處于較高水平。按照中證鵬元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2018-2021年,全國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均高于5.4%,最高達到5.7%,與當前的新增房貸利率水平存在著較大利差。

對央行的發聲,業內人士認為銀行可以嘗試。“個人住房貸款是銀行優質的、存量規模巨大的資產,近來的‘集中提前還貸潮’會對銀行的資產產生巨大影響,但如果能商議降低存量利率以減少住房貸款提前還貸,建議銀行要抱著開放的態度。”一名公募基金宏觀經濟研究員對記者說。
具體的舉措上,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可有兩種做法,一是直接降,即變更合同條款;二是間接降,即貸款以新換舊。“降存量房貸利率對銀行特別是大行而言,是當下痛苦但長遠有利的選擇,可在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同時,約定一定期限內借款人不得提前還款。”
業內也有觀點鼓勵跨行“轉按揭”。但董希淼認為,貸款置換原則上應限于本行,不應鼓勵跨行置換。
部分觀點則表示,這會加大銀行的經營困難。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將會明顯加大銀行業績壓力,特別是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高的銀行。
某國有大行的信貸經理對記者表示:“存量貸款下調和提前還貸都會對銀行的經營造成巨大壓力,但不調整恐怕也比較難,估計會討論此事,但后續還得看具體的政策是否能出臺。”
存量房貸利率能否調降是銀行與住戶提前還款間的博弈,業內人士提醒,貸款人不要因為央行表態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存量房貸利率一定會降,還要看銀行的具體舉措,其本質是市場行為,一切都要合法合規。(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