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實習生 楊佳琪
7月7日,上交所上市委召開會議審議宏盛華源鐵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盛華源”)主板首發上市事宜。結果顯示,宏盛華源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意味著,宏盛華源成為山東2023年第13家A股過會企業。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23年7月7日,山東年內上會的IPO企業共計14家,除擬登陸北交所的煙臺金潤核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暫緩表決”外,其余13家擬上市公司均順利過會。
宏盛華源此番首發擬登陸上證主板,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69億股,且占發行后公司股份總數不低于10.00%。從募資規模來看,宏盛華源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10.00億元,計劃分別用于全系列電壓等級輸電鐵塔生產項目、智能制造升級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宏盛華源首發上市,上交所上市委現場問詢兩大問題:結合行業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業務獲取方式、報告期毛利率下滑,以及開拓海外市場及開發其他鋼結構產品的進展等情況,說明發行人是否能夠保持經營業績穩定;結合現場檢查情況,說明內控不規范事項的形成原因,發行人及其子公司提高內控水平的措施,以及整改是否到位。
資料顯示,宏盛華源成立于1985年6月,注冊資本20.06億元。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輸電線路鐵塔供應商,主要從事輸電線路鐵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全系列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鐵塔。
招股書(上會稿)顯示,2020至2022年,宏盛華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1.07億元、71.62億元和87.7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22億元、2.07億元和1.66億元;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46%、7.77%和5.23%
對于凈利潤下滑,宏盛華源解釋,2021年年初至2022年5月,鋼材和鋅錠價格處于上漲趨勢。受此影響,單位銷售成本出現較大幅度上升,同時由于確認收入的合同都是前期中標定價,中標時間在產品生產之前,確認收入的價格漲幅滯后于原材料價格變化,導致毛利率和凈利潤出現下滑情況。
從股東背景來看,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電工”)直接持有公司8.43億股,通過其子公司陜西銀河間接持有公司1.89億股,合計持股占比51.45%,為宏盛華源的控股股東。據悉,山東電工為國家電網下屬全資企業,國務院國資委通過控股國家電網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