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作為山東省首個空港綜合保稅區,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具備開關運作條件,標志著山東擴大對外開放再增新平臺。
當天,海關總署等7部委組成聯合驗收組,對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進行實地驗收。經聽取匯報、實地檢查、組織評審等環節,聯合驗收組一致認為,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圍網范圍內的基礎和監管設施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設置規范相關規定,同意通過正式驗收,并頒發驗收合格證書。
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是山東省第14個獲批的綜合保稅區,青島市第5個綜合保稅區,同時也是山東省首個空港綜合保稅區,規劃總用地1.44平方公里,鄰近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貨運區和上合國際樞紐港,海陸空鐵物流聯動優勢明顯,同時疊加上合示范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等平臺優勢,成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綜合保稅區作為我國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享有“免稅、退稅、保稅”等多重稅收優惠政策,具有開放型經濟平臺的“先天優勢”。
據悉,自獲批以來,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堅持智慧賦能、科技助力,通過“黑科技”打造智能隔離監管的“銅墻鐵壁”。由389個音像采集器、18塊智慧屏構建的“云上監管”平臺實現區內實時監控無死角。在綜合保稅區卡口,10個視頻監控設備與地磅、輻射檢測儀等組成的車輛查驗系統,與海關數據關聯,為進出區貨物精準“畫像”。下步還將探索實施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機場貨運區、上合示范區海關監管場所之間“一次查驗”通關模式,全面提高查驗作業效率,降低企業物流作業成本。(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