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7月6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將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經濟、數字經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行動,新打造工業互聯網園區5個以上。持續開展“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業行動,年底前累計培育6000名左右數字專員,為50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顧問+雇員”式服務。
據山東省工信廳副廳長焉杰介紹,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搶先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開展“工賦山東”專項行動,加快建網絡、搭平臺、拓應用、育生態,在全國形成一定先發優勢,不少指標持續領跑全國,目前已培育卡奧斯、云洲、橙色云、藍海4個國家級“雙跨”平臺,占全國總數1/7;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29個、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31個、“數字領航”企業4個,均居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指數117.1、工業云平臺應用率63.3%、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率70.4%等指標,均列全國前三,工業互聯網示范區正從“試驗田”邁向“豐產田”。
下一步,山東將從服務供給側和企業需求側兩端發力,堅持“建平臺、用平臺”雙輪驅動,以開放合作機制激發市場活力,以強力推進手段狠抓工作落實,加快工業互聯網“先發優勢”轉化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勝勢”,為聚力抓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賦能制造經濟、數字經濟、民營經濟“三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落實省政府印發的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規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完善“一張企業目錄、一份項目清單、一批促進中心、一個政策工具包、一家支撐機構”的“五個一”工作體系。瞄準11條標志性產業鏈,“一業一策”逐行業分析數字化轉型需求,開展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免費診斷,為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建設省級平臺培育庫,制定分類分級培優辦法,年底前新培育省級平臺50家以上、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10個左右,再新增至少1家國家“雙跨”平臺。推動平臺聯合應用企業打造100個以上“平臺+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解決方案。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體系,探索測算平臺發展指數。組織平臺積極參加“平臺賦能深度行”活動,合力輸出解決方案、提升發展規模。
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企業、“工賦山東”典型場景分別100個以上,組織開展對標提升。積極爭取國家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遴選30個以上貫標試點企業,發展3家以上貫標服務機構。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行動,新打造工業互聯網園區5個以上。持續開展“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業行動,年底前累計培育6000名左右數字專員,為50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顧問+雇員”式服務。
建成國家級平臺推廣中心項目,年底前逐步導入省級以上平臺資源,開展10次以上項目路演推介。支持“雙跨”平臺牽頭組建省級平臺創新合作中心,以實體化方式運營國家中心山東分中心,年底前組織4次以上“走進雙跨平臺”活動。統籌建設一批省級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高標準建設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探索公益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運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