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積木”式建房、3D智能打印道路、BIM技術……在數字化的加持下,如今青島許多工程建造場景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化正在成為現實。近日,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智能建造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25年試點目標和2035年遠期發展目標,高標準推動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實現全市建筑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提出了明確目標——到2025年,全市智能建造規劃體系、制度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全市智能建造監管服務平臺基本建成;BIM技術在建設工程規劃、勘察、設計、審圖、施工和運維等環節廣泛應用;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智能建造產業鏈和覆蓋保障市域、輻射服務半島的智能建造產業集群基本形成;打造智能化工廠20個以上、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5個以上、示范項目100個以上;城鎮新建民用建筑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50%以上,全市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
到2035年,全市智能建造規劃體系、制度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全面建立;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人才培養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發展成熟,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全面推廣;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完成行業數字化轉型,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生產效率及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將青島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智能建造強市。
《意見》還明確了高標準推進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加強工程項目數字化協同、推進工程項目建設工業化、創新工程項目組織監管模式、增強智能建造科技支撐力、增強智能建造產業支撐力、增強智能建造人才支撐力等主要任務。根據《意見》,加快試點項目建設,制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評價標準,建設一批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工程,推進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集成應用,開展項目監測和技術分析;在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建設一批現代化的智能工廠、產業園區,形成智能建造產業集聚和示范效應。
同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標準化,建立標準化部品部件庫,擴大標準化部品部件使用規模;大力發展裝配化裝修,推動裝配化裝修設計標準化、生產部品化、施工集成化;全面推廣預制內隔墻板、樓梯板、樓板;新建學校、醫院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建設。加大建筑機器人應用力度,利用好青島現代制造業基礎,培育發展建筑機器人產業;重點推動機器人在裝配式預制構件制作、裝配式裝修部品部件生產以及墻體安裝、抹灰噴涂、高空焊接、地面整平等環節的應用。
培育智能建造產業基地。著力打造以行業龍頭企業為牽引的智能建造產業園,引導上下游企業、專業機構向產業基地和園區集聚,推動“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構建區域性智能建造產業生態,形成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的產業發展格局。另外,增強智能建造人才支撐力,打造專業人才隊伍,以及建立智能建造專家智庫。(來源:觀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