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高青報道
斷航26年后,小清河全線首次試航。7月1日10時58分,“魯清101”號船舶從小清河博興港鳴笛啟航,駛向濰坊羊口港。到達羊口港后,沿河折返駛達濟南港。香馳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明濤期待:“內河航運運輸成本低,糧食加工大進大出,若走水運,我們僅玉米一年就能節省運輸成本幾千萬元。”
斷航26年后,按照三級航道標準建設、總長237公里的小清河迎來首次全線空載試航,這條開掘于南宋的“黃金水道”迎來了新生。
概算總投資136億元,4港建設一期同步進行
資料顯示,掘于南宋初年的小清河發源于濟南,流經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五市,從壽光羊口鎮匯入渤海灣,是一條集防洪、除澇、航運、生態等多種功能、多重效益于一體的河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小清河因用水無法得到保障,加之沿線貨源減少,內河航運逐漸萎縮,直至1997年正式斷航。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介紹,小清河復航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設Ⅲ級航道169.2公里,改擴建橋梁39座,新建船閘4座,節制閘2座,改造水利設施481座;改造過河管線296道。新設航道維護基地及公共錨地6處,配套建設數字化航道等支持保障系統等。
據悉,小清河復航工程同步實施港口建設一期工程,建設濟南港主城港區、章丘港區及淄博港高青港區、濱州港博興港區,共26個泊位,一期工程四個港口作業區全部取得經營許可證。建成數字化航道系統、港口運營管理系統及監管服務系統,并完成聯調聯試。總體看,航道、港口等設施條件已滿足試航要求。


(圖為小清河淄博港高青港區 初磊 攝)
經濟導報記者日前從小清河沿線港口項目開發主體——山東海河港口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負責小清河沿線4港11個作業區164個泊位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工作。其中,濟南港2個港區,分別是主城區和章丘港區;淄博港建設2個港區,包含3個作業區,分別是桓臺港區馬橋作業區、荊家作業區和高青港區花溝作業區;濱州港建設2個港區,包含3個作業區,分別是鄒平港區魏橋作業區和孫鎮作業區、博興港區湖濱作業區;東營港建設2個港區,包含3個作業區,分別是廣饒港區東辛橋作業區、王道閘作業區和廣北港區。
小清河復航工程概算總投資136億元,是山東港航史上投資最大的內河項目。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水運院副院長楊尊偉介紹,“這一工程是全國首個采用PPP模式的內河航道建設項目,省財政7億元撬動百億元資金,保障工程3年內快速完工。”
降本!河海聯運指日可待
近日,山東發文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內河航運在山東已經開始釋放“黃金水道”的優勢。以京杭運河濟寧港為例,作為全國36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擁有4個公鐵水多式聯運樞紐港,規劃航道里程1100公里,占全省80%,建成全省內河第一條二級航道,千噸級輪船、萬噸級船隊實現通江達海;集裝箱航線通達南京、重慶等50多個港口,物貿覆蓋12個省市區、100多個城市。
小清河串起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五個工業大市,沿線一年運輸需求預計達5000萬噸,運能相當于再造一條膠濟線。目前,小清河與京杭運河連通工程方案也正在研究中,未來小清河航船有望直達長江,實現通江達海。屆時,“魯清101”號將駛向更廣闊江海。
小清河“黃金水道”將給沿線城市帶來什么?
經濟導報記者從淄博港高青港區實地采訪獲悉,高青縣依托小清河復航及高青港建設,規劃配套建設集疏運體系及臨港物流園區項目,通過改善提升園區周邊的交通基礎設施,將高青港接入濟高高速、長深高速、興桓鐵路等交通大動脈,建設魯北中部重要物流集散地和淄博北部公鐵水聯運交通樞紐。
山東海洋集團副總經理郭成俊近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將推進山東內河水運主航道提質升級,用好用實政府專項債,未來三年計劃投資75億元用于省內內河港航提質升級;將構建多元化物流體系,持續為內河集裝箱船舶提供“優先+免費”過閘的雙重優惠服務,繼續開展內河綠色動能船舶優先過閘服務。其中,在小清河沿線港口推行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推動大宗貨物“散改集”。增強小清河港口的物流樞紐功能,積極發展小清河河海聯運,實現內河運輸與沿海港口的高效對接,把小清河打造成聯接省會、貫通魯中、河海聯運的陸海新通道。

(小清河淄博港口高青港區 初磊 攝)
采訪獲悉,小清河集疏運體系及臨港物流園區作為淄博內陸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可以打造帶動區域發展新引擎,實現現代物流業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構建內河水陸聯運中心和區域物流樞紐,建成后能夠輻射淄博市內桓臺、周村、淄川、博山等區縣工業園區,以及周邊濱州市的工業園區,充分釋放高青港“公鐵水”多式聯運的優勢,打造黃河流域物流服務樞紐。
從長遠來看,京杭大運河與小清河連通后,各大港區及物流園區將成為全省一條通江達海的交通大動脈,沿線企業期待早日“搭”上水運降低成本。
根據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之前做的調查,沿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20家,包括魏橋集團、西王集團、香馳控股、京博集團等,行業涉及鋼鐵、鋁業、造紙、化工、紡織、糧油,運輸物資增長迅速。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獲悉,小清河入海口羊口港分布著幾十家先進制造、海洋化工企業。其中就有山東地煉巨頭魯清石化。魯清石化距離壽光港19公里,企業之前在濰坊港、萊州港建立了油品裝卸專用碼頭,海河聯運樞紐港建在家門口后,水運環節預計一年可以消化五六十萬噸油品的運量,降本可觀。
目前,濟南港腹地也有較多大中型機械設備生產企業,需要運輸大件物品,走高速比較昂貴,且大件物品尺寸超限也會造成很大不便,走水路運輸反而經濟合理。小清河復航后,可以從小清河沿線港口直接水運至濰坊西港區轉水或者采用水路直達至沿海港口。
對此,山東大學交通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分析,水路運輸是五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成本最低、低碳節能環保的運輸方式。“公路運輸占比能達到七八成,運輸成本高,濟南乃至山東看到了小清河作為內河航運的價值,利用好這條河比新建一條高速公路強很多。小清河復航能實現公水聯運、鐵水聯運,完善了濟南的立體交通體系。”
采訪獲悉,小清河復航還將突出數字化、智慧化。今年有望完成京杭運河山東段最南端三個梯級船閘的遠程集控和多梯級聯合調度,逐步實現全省船閘一體化調度,加快推進山東內河港航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