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經濟導報記者從6月30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關于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涉及財政的有8條。
從支持方式上來看,具體可分為三類:
運用“獎”的方式,調動相關市場主體積極性
此類政策有4項:
對入選全國多式聯運示范、省級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的項目,省財政分別給予每個項目600萬元、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建造載重1000噸級、2000噸級內河航運船舶,最高分別獎勵72萬元/艘、96萬元/艘。
對經內河港口企業和所在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確認的集裝箱,按照每標準箱25元對貨主企業進行獎勵。
對在小清河沿線港口進行貨物裝卸的船舶,按照貨物裝卸量給予每噸5元的運營獎勵。通過出臺這些獎勵政策,激勵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加大投入,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用好“補”的手段,加快內河基礎設施建設
此類政策有兩項。對京杭運河主航道及船閘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等支出,以及地區性重要航道、一般航道及其附屬設施建設項目建安費支出,按比例給予補助。
對連接內河港口的疏港公路,給予每公里最高450萬元補助,支持打通公路、水路聯運“最后一公里”。通過出臺這些補助政策,支持加快構建內河航運“大動脈”和支線“微循環”,進一步提升內河航運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水平。
發揮“減”的作用,降低內河船舶通行成本
此類政策有兩項。從今年7月1日起3年內,一是對通過京杭運河山東段船閘的集裝箱船舶,過閘費免收部分,由省級財政承擔。二是對小清河航行船舶通行費、過閘費,實施收費減免優惠政策,省級給予60%獎補。通過出臺這些減免優惠政策,降低內河通行成本,培育內河航運市場,壯大內河港航經濟。
下一步,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政策安排,做好資金保障,為推動構建通江達海內河水運體系、打造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