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6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邀請省糧食和儲備局負責同志等介紹抓好夏糧收購工作、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有關情況。經濟導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夏糧生產收獲取得圓滿成功,目前任務重點從夏糧“豐收在田”變為“豐收到手”“顆粒歸倉”。據夏糧產購調查統計,今年夏糧集中收購期間收購量預計在200億斤左右,與常年相當。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目標。為確保今年夏糧豐收,山東高質量開展麥田管理、狠抓小麥病蟲害防控、做好農業防災減災等方面持續用力,特別是面對兄弟省份收獲期遭遇連陰天等情況,山東堅持底線思維,早動手、早準備,召開全省“三夏”生產視頻會議,成立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儲存應急處置工作專班,統籌調配各方面力量,做到應收盡收、提質減損,確保豐產豐收到顆粒歸倉。據夏糧產購調查統計,今年夏糧集中收購期間收購量預計在200億斤左右,與常年相當,為全省糧食保供穩價奠定堅實基礎。
山東省糧食和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偉華表示,聚焦“市場化收購”,不斷增強市場購銷活力,山東始終把糧食市場化收購擺在重中之重,主要是糧食收購數量多、范圍廣且各地糧情差別大,只有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健全市場形成價格機制,才能實現糧食市場的高效順暢流通和可持續發展。
一是不斷優化市場購銷環境,確保有人收糧。把更多精力和資源放在預期引導、規范管理、提升服務、維護秩序、強化保障等方面,為市場化收購提供便利條件,提高企業入市積極性,全面搞活糧食流通。目前,全省納入統計范圍的規模以上糧食流通企業主體2358家,其中國有企業488家、民營企業1800家、外資和港澳臺企業70家,年均從生產者購進糧食760億斤以上。
二是精心做好收購準備,確保“有錢收糧、有倉收糧”。各級財政、農業發展銀行建立健全糧食收購市場化融資支持機制,鞏固提升使用成效,緩解企業收購資金壓力。截至目前,山東準備收購資金344億元,省市縣三級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穩定運行,規模5.9億元,可為糧食企業放貸50億元左右,為售糧農民“糧出手,錢到手”提供有力保障。與此同時,各級發展改革、糧食和儲備部門堅持精益求精、不留疏漏,全面檢查梳理各環節、各要素準備情況,積極騰空倉容、全力開展人員培訓、設備檢修等各項工作,山東準備收購倉容240億斤,完全能夠滿足糧食收儲需要。
三是幫助農民減損增收。夏糧收購期間,正值雨季汛期,我們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認真落實節糧減損工作要求,指導收儲企業改善倉儲設施條件,提高儲存保管水平;發揮好產后服務中心作用,積極提供清理、干燥、儲存等服務,加強農民庭院儲糧技術指導,避免發生霉糧壞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