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實習生 楊佳琪
2022年,山東城商行高管密集變陣。經濟導報記者盤點發現,包括青島銀行、日照銀行、萊商銀行、棗莊銀行在內,多家銀行主要負責人變更。2023年以來,山東城商行人事變動仍頗有看頭。如,鄭祖剛已接棒齊魯銀行董事長;齊商銀行行長王濤上任;煙臺銀行董事長或到齡退休,曾勇被煙臺市推薦為董事長人選;泰安銀行董事長、臨商銀行董事長亟待補位……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城商行高管變動多為到期退休、外部選聘、行內提拔等情況,高管年輕化趨勢明顯。“行內提拔的銀行高管對本行情況比較了解,與原有的團隊磨合更加順暢。”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看來,行外選拔的銀行高管,以及市場化選聘的銀行高管,則需要一段較長的磨合期。
“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商行的發展與‘一把手’緊密關聯,董事長、行長、監事長幾個崗位尤其重要,特別是選好管理層和經營層,都很關鍵的。”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陳華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業銀行既要保持這幾個重要崗位“一把手”的相對穩健,同時應對優秀管理者的任職期限相對放寬,以保持發展戰略的延續。
青島銀行董事長、行長相繼變更
2022年,山東城商行換帥最受關注的莫過于青島銀行。
去年6月,青島銀行發布關于董事長辭任的公告,郭少泉因監管有關銀行關鍵崗位任職期限的規定及臨近退休年齡,辭去該行第八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董事長,以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委員、董事會網絡安全和信息科技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自2022年6月8日起生效。辭任后,郭少泉將不再擔任青島銀行及該行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從2010年到2022年,青島銀行在董事長郭少泉帶領下,相繼于2015年、2019年完成在H股、A股的上市,逐步成長為一家擁有青島青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和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兩大子公司的銀行集團。
郭少泉辭任后,青島銀行的繼任掌舵者是誰,吸引了市場的目光。青島銀行也沒有賣關子,在郭少泉辭職公告當日披露,公司董事會同意提名景在倫為該行第八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候選人,任期自監管機構核準其任職資格之日起至第八屆董事會任期屆滿之日止。
彼時,景在倫已于2022年5月30日起擔任青島銀行黨委書記。當年7月,青島銀保監局核準了景在倫青島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任期自2022年7月21日起。

簡歷顯示,景在倫,1970年2月出生,山東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理學學士,中國海洋大學金融學專業經濟學碩士,倫敦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工商管理碩士,中國海洋大學會計學專業管理學博士,會計師。
在郭少泉辭任后,其老搭檔王麟也因臨近退休年齡,根據組織安排,辭去青島銀行第八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行長等職務,自2023年1月18日起生效。據悉,王麟自2012年3月獲委任為該行行長,直至辭任擔任青島銀行行長一職超10年。
隨后1972年4月出生的吳顯明成為王麟的繼任者。今年3月,吳顯明青島銀行執行董事、行長的任職資格被青島銀保監局核準。
從簡歷來看,吳顯明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南開大學深圳金融工程學院經濟學碩士,自1995年7月至2022年12月長期在中國農業銀行工作。
高管年輕化趨勢明顯
如今的城商行的高管隊伍中,年輕化趨勢則更加明顯,“70后”逐漸成為主力。如,青島銀行董事長景在倫、行長吳顯明分別是1970年出生、1972年出生。年內已接任黃家棟擔任齊魯銀行董事長的鄭祖剛,亦是“70”后,與吳顯明同齡。
今年3月,齊魯銀行公告稱,選舉鄭祖剛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待任職資格獲監管部門核準后正式履職,任期至本屆董事會屆滿為止。4月4日,山東銀保監局批復了鄭祖剛齊魯銀行董事、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簡歷顯示,鄭祖剛1972年12月出生,本科學歷,碩士學位,正高級經濟師。入職齊魯銀行前,鄭祖剛曾長期在農行系統工作,歷任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信貸處辦事員、辦公室科長,泰安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山東省分行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山東省分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兼東營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山東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天津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據悉,鄭祖剛此番接棒黃家棟,是由于今年2月黃家棟因年齡原因辭任。從簡歷來看,黃家棟出生于1963年,在齊魯銀行供職已近12年。2021年12月,黃家棟接棒退休的王曉春出任齊魯銀行董事長。在此之前,黃家棟自2011年4月出任齊魯銀行行長。
棗莊銀行“偏愛”省內交流
萊商銀行行長內部升任
在山東城商行中,不僅有市場化公開選聘的行長,行內晉升的情況也有。
2022年行長變更的還有棗莊銀行。2022年7月4日,山東銀保監局核準了儀欣棗莊銀行行長任職資格。儀欣此前曾擔任威海市商業銀行菏澤分行行長。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棗莊銀行在省內人才聘用制度上走在了前列。2020年4月,棗莊銀行面向全國公開選聘總行行長1名、副行長1名。市場化公開選聘,銀行業面向全球招才納賢,引發市場關注。當年陳峰通過此次公開選聘加入棗莊銀行,其在該行的任期截止到2022年3月,入職該行前曾擔任威海藍海銀行副行長。棗莊銀行經營層的管理者選聘多來自省內同行業交流。
而2022年新上任的萊商銀行行長段偉,其行內提拔的待遇著實令銀行從業者艷羨。

雖然萊商銀行在年報中未披露主要負責人的變更情況,但從任期信息可以看出,萊商銀行行長在2022年進行了變更。
簡歷顯示,段偉,1998年7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碩士學位,經濟師,現任萊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主持經營層全面工作。
從任期來看,段偉2022年1月開始擔任行長,自2022年3月開始擔任董事。
據經濟導報記者觀察,段偉升任萊商銀行行長應屬于行內提拔。從山東銀保監局的歷年任職資格批復來看,段偉曾自2013年1月起擔任萊商銀行菏澤分行行長,自2016年4月擔任萊商銀行副行長。
齊商銀行行長、青島銀行董秘
任職資格獲批復
內部提拔升任行長,齊商銀行的王濤也算一例。

今年3月1日,王濤齊商銀行行長的任職資格被山東銀保監局核準。據悉,王濤是齊商銀行的“老將”,此前在行內擔任黨委委員、副行長。
此外,今年5月,青島銀行董事會秘書張巧雯的任職資格也獲得青島銀保監局批復。青島銀行表示,張巧雯自2023年5月19日起就任青島銀行董事會秘書。
簡歷顯示,張巧雯,1977年9月出生,山東大學民商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她在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儲備管理司干部、副主任科員;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任中國華安投資有限公司(香港)法律部法律顧問;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儲備管理司主任科員;2011年3月起,任青島銀行行長助理。
煙臺銀行董事長擬變更
2023年以來,煙臺銀行“換帥”的信息也已經公布,董事長新任人選來自跨行交流。

今年3月30日,煙臺市發布任免通知稱,經研究決定,推薦曾勇為煙臺銀行董事、董事長人選(任期三年,自辦理行政任職手續時開始計算)。不再推薦吳明理為煙臺銀行董事長、董事。
2018年12月,吳明理接任煙臺銀行董事長一職。根據煙臺銀行年報信息,吳明理今年已年屆六十,或因年齡原因退休。
公開資料顯示,曾勇,曾歷任興業銀行煙臺分行行長,濟南分行副行長;平安銀行濟南分行行長,平安銀行石家莊分行行長。如曾勇任職資格順利獲批,這已是煙臺銀行2003年成立以來的第5任董事長。
多家銀行2022年董監高變動
除主要負責人外,2022年還有不少山東城商行董監高有變更情況。
煙臺銀行董監高變動情況顯示,2022年4月,隋政因年齡原因,辭去該行董事職務;當年4月,李文龍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該行董事職務;當年7月,煙臺市任命李振勇為煙臺銀行工會主席;當年7月,煙臺市推薦劉金平為煙臺銀行副行長人選,其副行長任職資格尚待銀行監管部門核準;當年7月,煙臺市提名李振勇、劉金平為煙臺銀行黨委委員侯選人。
東營銀行方面,該行行長助理崔永明的任職資格于2022年3月4日經山東銀保監局審核通過。
日照銀行方面,該行第七屆監事會監事發生變動,增補劉志剛為外部監事。
萊商銀行,因工作安排,欒斌辭去該行監事職務。同時萊商銀行2022年年報披露,2023年4月,郭青被選舉為該行第五屆監事會監事。
德州銀行方面,2022年報告期內,獨立董事唐慶春、董事吳玉華獲得任職資格批復正式履職;監事未發生變動;高級管理層鐔方東、姜忠洲不再擔任本行副行長。
棗莊銀行方面,2022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1名執行董事和1名股東董事因工作變動,不在擔任本行董事,增補了1名股東董事和1名獨立董事。
臨商銀行董事長空缺超3年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山東城商行中,包括泰安銀行、臨商銀行在內個別銀行董事長處于空缺,其中。臨商銀行董事長一職空缺已超3年。
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年報中,臨商銀行的董監高一欄介紹中,都無董事長的身影。
臨商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根據臨沂市委組織部任命,汲長虹擔任該行黨委書記,錢進不再擔任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曙光擔任臨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王君泰不再擔任臨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此后臨商銀行董事長一職空缺至今。
公開信息來顯示,目前,臨商銀行黨委書記為汲長虹。

從經營層來看,從2020年報起,周曙光的臨商銀行行長職務后面已無“代為履職”4個字。2021年起,周曙光同時也在臨商銀行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該行法定代表人也在這年變更為周曙光。
當下,銀行業正全面進入數字化轉型時期,數字化正在重構銀行業務場景及生態,山東城商行也不例外。
據經濟導報記者觀察,山東部分城商行的人事變動與數字化轉型不無關系。“銀行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少銀行處于戰略調整關鍵期。借人事調整之機,引入年輕化、背景更綜合、更有開拓創新性的領導層,更有利于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認為,在當下銀行業進入數字化、精細化發展的市場背景下,業務調整和高管的變動都可能增加,人才在各類機構之間也會多向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