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高夢迪
近年來,山東省科協搶抓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建設機遇,推動濟南、青島、泰安、濰坊、菏澤5市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省、市科協圍繞各級重點產業鏈,主動尋找案例,為不少于150家鏈上企業牽線搭橋,緊扣企業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將全國學會、省級學會資源導入基層,在產業技術攻關、協同創新平臺、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深入推進全域創新 泰安駛入科技創新“快車道”
作為全國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之一,山東省泰安市在2022年“科創中國”試點建設綜合評估中,位居全國第四名。2020年6月獲批全國首批試點單位以來,泰安市堅持問題導向,上鏈資源、下接市場,幫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了“黨政支持、科協搭臺、學會助力、企業受益、產業提升”的良好創新生態。

企業提需求,科協搭平臺。“在泰安市科協的幫助下,力博已經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工學會等,建立了良好的聯系。”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欣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據了解,目前力博已經與多個企業共同完成“粘性物料安全高效帶式輸送裝備”項目,解決了粘性物料輸送中轉載落料槽易堵塞、輸送帶撕裂、智能控制等痛點、難點問題。常欣表示,通過科協的牽線搭橋,力博已經連續舉辦三屆“科創中國”智能礦冶加工技術和裝備高端論壇,很多專家都對公司的新技術新產品印象深刻,愿意進行合作。
農產品企業也在科協的幫助下實現發展“加速度”。“在市科協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得到了專業的技術指導,明確了現存問題并快速實施補救,最終實現從虧損到效益倍增的蝶變。”山東巴富洛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貴臣欣喜地對經濟導報記者說。目前,巴富洛已經發展種植了高端優質鮮食葡萄100畝和釀酒葡萄600畝,軟棗獼猴桃200畝,黃金維納斯、瑞香紅蘋果200余畝,還延伸打造了葡萄酒產業鏈,同時在建10畝國家蘋果現代化標準示范基地。李貴臣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巴富洛和中石油建立了合作,已經實現了“機器換人、環境可控”技術目標,助力打造出一批具有鄉村振興特色經濟林示范園。“
如力博重工、巴富洛生態一般的高新技術產業,在泰安不勝枚舉,他們各有所長,在各領域百花齊放,各企業帶頭人們紛紛表示,“科創中國”平臺能夠將全國科學家的力量調動起來,將“科創中國”平臺形象地比喻為“串起珍珠的項鏈”。
深耕細作 菏澤產業“羊”帆起航
提起菏澤單縣,最先想到的便是羊肉湯。羊肉湯產業作為單縣的重點產業之一,縣委、縣政府全力打造廣大群眾深度嵌入的集“保種育種、智慧養殖、精深加工、冷鏈物流、餐飲連鎖、文化旅游”六位一體的羊肉湯全產業鏈,既實現了羊肉湯產業聚合裂變,又實現了富民、富縣、富財政的“多贏”。
其實,這只是菏澤近年來科創成果的“冰山一角”。不僅是羊肉湯出名,單縣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羊腸線生產基地,也是國家火炬醫用可吸收縫合線特色產業基地,行業內素有“中國縫線看單縣”之說。山東博達醫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育福為民、服務全球、質量為針、生命為線”為宗旨,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將人們幾乎“廢棄”的羊腸衣“變廢為寶”,轉化為醫用縫合線。
“了解我們的需求后,市科協先后幫助我們對接了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學會、山東省藥學科學院、煙臺大學、暨南大學、武漢紡織大學,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成功落地。但市、縣科協從沒放棄,又通過中國顆粒學會聯系到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最終促成我們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清華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山東博達醫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孫方全表示,通過“科創中國”人才資源優勢,單縣科協幫助博達醫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聯絡到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貴鋒等該行業領域內專家團隊,解決了核心技術上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將人們幾乎“廢棄”的羊腸衣“變廢為寶”,轉化為醫用縫合線。目前,合作已初見成效。
“出了縣城,我們品牌的知名度就沒有那么大了,幸好有了科協做擔保才能和其他企業更好地對接。”山東成武賽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祥珂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科協領導多次親自帶領我們去齊魯醫院考察學習,建立聯系。”目前,賽諾醫療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工程技術研究室已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在體外診斷試劑、生物醫學儀器和生物醫藥等方面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技術研發,力爭盡快達產。
近年來,在菏澤市科協的積極推動下,已幫助企業解決創新需求55個,轉化落地科技成果43項,簽訂技術項目合作協議98個。“科創中國”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真正做到了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