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鏈、產業集群是關鍵載體。近年來山東集群水平加速提升,并提出在“十四五”期間打造100家左右省級特色產業集群。而如果將這樣一種地理概念上的特色產業集群“搬”上“云端”,會怎樣?
從今年開始,借由招引數字經濟領域中央企業、頭部企業與地方政府、重點企業合作,山東重點產業鏈、特色產業集群都將通過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總部”的方式實現在云端再造一個“集群經濟”——近日山東省工信廳印發《關于開展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項目入庫培育工作的通知》,“公路基建材料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等40個項目納入首批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入庫培育范圍,年底前就將陸續實現交易。
不少集群在發展中受困于“集而不群”,產業總體規模大,但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協同往往局限于單純的供貨、被供貨,這又導致同質化競爭明顯,集群內部遲遲無法建立競合關系。“數字經濟總部以供應鏈為切入口,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去整合集聚上中下游資源。”省工信廳數據產業處處長孫志強提到,這將有效提升產業鏈集中度,系統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在現有集群優勢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交易做起來、結算落下來,營收做上去、稅收留下來”。
臨清市的軸承產業是工信部認定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去年8月,中信云網與多家臨清當地軸承企業共同發起的“云軸聯”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完成491家企業入駐。“數字經濟總部平臺讓‘抱團干大事’成為可能。”聽中信云網有限公司政府行業總監狄拓介紹,數字經濟總部平臺能提供集中采購、物流、倉儲、營銷等企業離不開、但自己單干又不劃算或者效果不明顯的服務,由此顯著降低采購、人工、融資、運營等成本,提升集群上游議價和下游定價能力。數據顯示,目前云軸聯平臺已涵蓋上萬種型號軸承商品,累計交易額近4.2億元。
集群上下游的數字化整合是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義,但暫且不提外部整合,在進行作為前提的內部數字化轉型時,大量中小企業就會遭遇“轉不起、用不起、養不起”等痛點。“通過數字經濟總部,可以從整個集群層面去謀劃、實施數字化轉型整體方案及相關激勵政策,讓集群內部實現能彼此協同的數字化轉型。”孫志強表示,除了數字化轉型,隨著檢驗檢測、金融、品牌等更多維度協同,整個產業鏈的黏性和韌性都將進一步提升,由此更好地釋放虹吸效應。
據介紹,工信部日前明確,將分階段、分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來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推進這項工作的重要抓手,山東首批入庫的40個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項目將于9月底完成平臺上線,省工信廳將組織省科學院等組建專家智庫、支撐保障等專⻔隊伍,遴選建設運營優秀廠商定期開展項目評估,并建立省、市、縣(區)三級聯動支持機制。當中符合建設標準、達到預期目標的,將進一步設立“國字號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在更大范圍內開啟資源整合;達不到上線標準、未完成預期目標的,則將及時清理退庫。
目前第二批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也已開啟申報,到2025年,山東將培育50家左右數字經濟總部、推動10家以上總部企業上市。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