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總署下發了《關于優化綜合保稅區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的公告》(2023年第185號),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聯合泉城海關特殊區域監管部門第一時間在濟南章錦綜合保稅區開展試點工作,首次實現“保稅貨物”和“非保稅貨物”在庫內狀態轉換。
據了解,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的倉儲物流企業,要嚴格按照規定將“保稅”與“非保稅”貨物區分管理,公告發布前,企業進行貨物性質轉換時,需要安排貨物實際進出綜保區。山東迅吉安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經理苗月拿出最新一筆紅酒進口報關單證,跟記者介紹道,在新政策沒有推出之前,我們如果要將這批紅酒從“保稅貨物”轉為“非保稅貨物”狀態,需要在申報報關單之后,安排車輛將貨物運送至綜合保稅區卡口,完成車輛過卡口出區后,再通過非保稅貨物通道返回區內,最后將貨物卸貨到企業倉庫,完成貨物性質的轉換。
“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提前一天預約貨車司機,進行裝貨、過卡、再卸貨等一系列操作,貨物少還能快一些,如果是一個或者幾個集裝箱的貨物,整個流程下來,需要消耗大半天時間,金錢成本上每趟500到3000元不等�!泵缭抡f。
為進一步滿足區內企業實際需求,打造更優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海關總署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發布了本次公告,實現了倉儲物流企業“保稅貨物”與“非保稅貨物”在庫性質轉換。“總署此次發布的公告,更加注重以小切口推動綜保區大變化,有效提升了貨物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比呛jP特殊區域監管二科副科長高璐說。
公告發布后第一時間,泉城海關根據公告要求形成細化方案,對企業庫內“待檢區”設置和計算機倉儲管理系統(WMS系統)改造進行指導。“目前章錦綜保區內現有四家分類監管企業,有三家企業已經提出了‘區內直轉’業務需求,經調研估算,區內分類監管企業每年涉及性質轉換業務的貨值約兩千五百萬元,‘區內直轉’業務全面開展后,相關企業每年共可節約成本兩百多萬元。”泉城海關特殊區域監管二科科長潘瀟介紹道。
“區內直轉”最終可實現一倉多狀態、同一倉內互轉等便利化舉措,將促進濟南章錦綜保區內物流企業進一步暢通內外貿通道。
近年來,濟南片區聯合泉城海關陸續推出“鐵海E通”、“區港聯動”整車出口、班列貨物區內集結、跨境電商無紙化備案等創新舉措,下一步還將圍繞貿易通關便利化推出更多首創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為濟南加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貢獻自貿力量。(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