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1月初,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作為統領未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行動計劃》對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從十個方面進行部署。
根據部署,到2025年,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重要成果,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走在前列,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城鄉人居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這份先行區“路線圖”,突出從四個方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如,圍繞加快新興產業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關鍵領域,重點打造一批新的千億級、萬億級增長引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網絡、碳基半導體、類腦計算、深海極地等未來產業,做強氫能及儲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磁懸浮等示范園區,支持各地打造一批未來產業的標志性工程和特色園區,著力構建新動能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國家賦予山東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山東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的總抓手,山東將沿著“先行區”的方向昂首闊步。

(2023年8月28日—30日,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舉辦,圖為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