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作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帶來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對于正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山東尤為重要。
2023年,山東結合工業大省優勢,搶抓先機,于產業數字化領域先行落子。5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聯合發布《山東省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協同建設2023年行動方案》,提出山東將率先探索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省域新業態新模式,構建“數網、數紐、數鏈、數腦、數盾”五位一體的山東工業云體系。
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由工信部提出,山東分中心是首批選址和重點建設的區域分中心,將與國家總中心互聯互通,構建全國“一張網”,山東工業企業由此可享受其他地區優質資源,山東本地信息化與數字化服務能力也可通過平臺拓展應用范圍。即實現“數據血液”更有序順暢地流通,為強壯工業肌體持續輸送所需養分。
根據“1+3+N+X”總體規劃布局,山東省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將推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山東分中心(基地)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落地開工,深化棗莊、煙臺、德州三個省級區域中心建設。其布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標志性產業鏈,將動態更新省級行業中心建設庫,累計培育40個左右省級行業中心和100個左右邊緣級中心,完善國家級、省級及邊緣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
上述只是山東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伴隨一系列重大行動的陸續推進,山東在數字經濟賽道呈現“加速跑”態勢。今年1月至10月,山東全省信息技術產業營收1.6萬億元,增長14.7%;預計全年數字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到47%左右。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促進千行百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為引領山東經濟回升向好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