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2023年即將收官,回望這一年山東經濟表現,可謂穩中求進、提質增效,走出一條回升向好的復蘇曲線。
前11個月,山東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41個行業中超過8成實現正增長;消費市場穩步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5%;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2%;市場活力持續提振,全省實有經營主體同比增長4.6%……
前行的步伐不止于此,今年山東經濟總量有望邁上9萬億元臺階,過萬億城市有望達到3個,“四新”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繼續延續,產業數字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全國首位……
穩定向好表現背后,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超前謀劃,有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勇氣,有緊抓國資國企、營商環境等改革的魄力。經濟導報始終守望在船頭,及時發出深具理性、個性、公信力的聲音,在年末節點,選出年度十大財經事件,與讀者共享共振共鳴。這一件件財經領域的大事,展現出了山東經濟的“含金量”,更勾勒出了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鍛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強壯筋骨。今年開局,山東就放出大招,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對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進行部署。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這份先行區“路線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前瞻布局未來網絡、碳基半導體等未來產業,其中提到的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更是推動山東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的重中之重。
4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5部門印發《山東省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提升行動、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提升行動等九大行動,助力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11月山東又召開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以更大力度推進新型工業化,這一高規格的大會也體現了山東對工業發展、對制造業的高度重視。
打通資本、數字等助力產業提升的脈絡。9月,由齊魯股權交易中心負責建設的山東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正式開板,首批226家企業登陸專板,為山東“四板”市場與全國性證券市場更深層次的合作銜接提供了上市資源保障。根據“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2025年底專板企業數量將增至3000家,這對構建山東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暢通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通道起到重要意義。
在數字經濟方面,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山東省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協同建設2023年行動方案》,提出將率先探索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省域新業態新模式,構建“數網、數紐、數鏈、數腦、數盾”五位一體的山東工業云體系。山東工業企業由此可享受其他地區優質資源,從而實現“數據血液”更有序順暢流通,為強壯工業肌體持續輸送所需養分。
還有小清河的復航。作為貫穿山東中部工業走廊的一條綠色交通大通道,小清河聯通濟南、淄博、濱州、東營、濰坊五大重要工業城市。依托小清河復航工程,一批臨港產業正在加快布局,一批臨港物流園正在加快培育,小清河沿線運輸需求旺盛。
活躍民營經濟、社會投資的血液。今年,山東出臺了最高規格的民營經濟文件,從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12個方面推出了38條措施,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全省民營經濟新一輪大跨越。
10月,山東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簽約落地,該基金目標總規模100億元,將積極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引領撬動作用,吸引帶動社會資本,重點圍繞山東“11條標志性產業鏈”等領域投資,優先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項目加快發展。這也意味著,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的優質山東工業企業,即將迎來“汩汩活水”。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2023年,“齊魯號”航船行穩致遠;2024年,山東的經濟發展還會面臨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局面,讓我們期待她繼續揚帆遠航、勇往直前,交出又一份高分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