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改革開放45周年以來,這句著名的論斷早已深入人心,并且深深嵌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第20屆山東財經風云榜“十大創新力企業”上榜企業瀚高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瀚高”)創始人苗健,便見證了多年來IT科技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顛覆性改變。
2005年成立的瀚高是國內最早一批國產數據庫廠商,專業從事數據庫管理系統研發、銷售與服務。從為國外數據庫企業建立完整的服務團隊,到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庫產品,再到打造基于瀚高數據庫產品的生態服務圈,公司實現了對行業具有壟斷地位的跨國企業的挑戰、向市場提供了優質的國產數據庫產品,同時也見證了企業臺賬從枯燥賬本到有價資產的轉變。

▲瀚高創始人苗健 受訪者供圖
電子化辦公帶來新需求
時間退回到上個世紀末,彼時的IT行業還屬高科技領域,電腦才剛剛進入辦公室,網絡更是少數人的專享。而當時企業經營的數據,都被記錄在一本本紙質的臺賬上;如果經營者要了解企業的運營,就必須翻閱大量賬本,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數據,作為經營參考。
正因為調用數據費時費力,企業開始嘗試電子化辦公,臺賬則被錄入電腦成為電子化的文檔,而管理臺賬的工具軟件,就是后來的“數據庫”。據說,當時用戶只需鍵入“簡單的”命令,即可“輕易完成”數據庫的建立、增添、修改、查詢、索引,以及產生報表或標簽。
據苗健回憶,上世紀90年代的數據庫軟件,以微軟的FoxPro為主;后來IBM也推出相關產品,以及現在在行業中仍然首屈一指的Oracle數據庫。“簡而言之,市場上的數據庫軟件都是硅谷企業的產品,而國產的數據庫產品可以說基本沒有。”他表示。
2005年7月瀚高創立時,公司的業務便是代理跨國企業產品——從事Oracle數據庫的部署和運維服務工作。當時,苗健就希望能夠自主研發數據庫產品,以挑戰在該領域具有壟斷地位的跨國企業。
模仿、學習、等待時機
2001年開始,跨國企業紛紛加速在中國業務的布局;中國企業與跨國企業的業務往來也隨之增多,開始學習跨國企業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并在此后成功扮演了挑戰者的角色。
而瀚高學習的對象正是當時數據庫行業的挑戰者——IBM。
如上所述,在企業數據庫領域,甲骨文是行業第一。為了深入了解業界巨頭如何與甲骨文競爭,苗健干脆將公司重擔交給他人,獨自加入IBM,成為DB2的產品經理。
當時,不少國內企業都在結合中國實際,學習跨國企業的成功經驗。IBM的經歷則讓苗健深刻地體會到,中國IT科技企業與國際巨頭差距最大的是產品的規劃能力和體系的組織能力,最難的則是構建有效且完整獨立的產業鏈生態。于是在2010年8月,“學有所成”的他帶著知識與感悟,果斷離開IBM重回瀚高,全力投入到數據庫研發中。
隨著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行業交流更加頻繁,不少中國企業實現了對跨國企業的趕超。2011年,瀚高推出瀚高數據庫1.0版本,但據苗健回憶,當時這款產品白送都沒有人愿嘗試,“因為大家認為,沒有強大資本助力和背景的小公司,幾乎不可能做出能夠對標國際主流品牌的數據庫產品。”在IT科技這個絕對的后發領域,很多瀚高這樣的企業正厚積薄發,等待著契機。
很快,契機來了。
一年后,瀚高迎來了第一個商業用戶——濟南某政府部門,對方需要建一個企業統計系統,瀚高數據庫終于有機會一展才華。初戰告捷給了瀚高團隊信心。同年,在商務部食品安全追溯項目中,瀚高為全國各級商務局部署了100多套瀚高數據庫,成功落地第一個全國范圍的項目,自此開始在行業細分領域嶄露頭角。
用“互聯網精神”賦能企業
到了2017年前后,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國產數據庫系統憑借穩定的產品運維體系,在業界越來越受重視。而此時,苗健已經想到了下一步:“我們在核心技術方面要力圖與世界領先水平同頻共振,要盡可能地縮小差距,在涉及國計民生的領域必須有自己的能力。”
近些年,瀚高大力投入對開源社區的建設,并于2021年正式發布IvorySQL開源數據庫根社區。眾所周知,“開源”與“壟斷”截然相反,在瀚高的開源社區,程序開發者及愛好者憑著熱情去寫代碼,然后共享到社區,可以迅速搭建起基于IvorySQL的開源生態;當然,瀚高也失去了通過壟斷攫取超額利潤的機會。
目前,在PostgreSQL開源社區領域,瀚高已經做到了貢獻度全國第一,與1500余家上下游伙伴的3000多款產品完成兼容適配,遍布金融、交通、能源等20多個行業。有趣的是,瀚高的不少客戶,還是通過社區了解到瀚高的實力,繼而建立了合作關系,社區還成了企業推廣的平臺。
“開源”之下,瀚高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業務增長。
苗健認為,“開源”符合共治共享的“互聯網精神”,同時,也應該成為未來主流的企業精神之一,尤其是在產業生態的搭建方面。
2024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明確,企業的很多數據資源,是可以作為資產入表的。隨著數據資產受到肯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自身數據庫系統的搭建。
如何才能讓數據資產更加“值錢”?苗健依然提到共治共享的“互聯網精神”,并且直言,“共享并不一定是‘免費’。一家運營良好的企業必然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沉淀,吸引產業鏈上下游客戶關注,從而推動企業數據資產變現。”他指出,未來應當基于數據庫產品,構建安全的數據資產交易平臺,助力數據要素流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