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出“五個著力”的發展路徑,其中之一就是“著力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給出答案。
示范區建筑能源消費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
綠色,是起步區的底色,它不僅體現在70%的藍綠生態空間一張藍圖上,更體現在綠色城市和綠色建筑的推廣中。

濟南起步區提出,要全面運用綠色技術,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綠色建筑示范區。
在這里,所有新建建筑都是綠色建筑,全面執行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和現行裝配式建筑標準,政府投資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力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這里,能源結構也是綠色的,建筑光伏一體化、光儲直柔技術,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等綠色低碳技術將在不同建筑類型中應用。
示范區還正在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發展低碳建筑,到2027年實現全區建筑能耗強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建筑能源消費水平接近或者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助推建筑領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起步區還將在示范區優化住房供給結構,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體系,保障居民安居樂業。按照“綠建二星+亮點”標準高質量建好回遷安置房,打造全省回遷安置社區標桿示范。試行“未來住宅”“建筑博覽會”等領先理念,布局未來生活方式的科技應用場景,打造“大師設計+空間承載+科技場景”的城市未來社區。
建設智慧應用場景 打造數字智慧城市
數字城市建設一直是起步區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建設智慧應用場景,打造數字智慧城市”。這意味著,在示范區“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數字孿生城市設想將變成現實。

在硬件上,加速布局高速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5G全域連續覆蓋,以及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務樓宇萬兆接入能力全覆蓋。
在軟件上,積極建設“1+4+N”智慧平臺,強化區域環境監測、城市安全監控、公共建筑與市政設施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孿生城市。
在體驗上,推動建設智慧生活體驗館,有效集成公共設施、生活、環境等各領域智慧應用,為市民提供新技術體驗。以全景開放模式建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提升惠民智能服務水平。
此外,對于一馬平川的起步區,如何守牢城市安全底線,示范區也率先進行探索。按照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優化高標準防洪排澇安全格局。適度抬高各組團用地,形成“島嶼式”三維空間形態。在水網圍合的豎向單元內,塑造“中間高、四周低”的“龜背式”微地形模式,保證重要設施位于安全高程,實現200年一遇御洪、50年一遇防澇,建設安全韌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