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山東企業100強發展報告》認為,當前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新態勢,全球產業分工體系面臨重大調整。為了應對背景下的諸多新風險、新挑戰,《報告》建議山東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要發揮引領作用,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加力數智轉型,擦亮“好品山東”名片,最終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報告》建議企業主動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開展產業鏈整合,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安全。大企業在區域經濟中的社會地位較高,更要把履行社會責任置于企業經營理念和戰略規劃的高度通盤籌劃,要主動回饋社會、構建自身發展的良好生態,還應圍繞“雙碳”目標加強環保技術研發,踐行綠色低碳要求。
新形勢下,“國之大者”的大企業,必須秉持長期主義思維,科學規劃發展戰略,并積極推動區域產業集群式發展。《報告》建議將長期主義思維踐行于日常的經營管理和決策行為之中,關注長期利益和可持續發展,關注決策對未來的影響和價值創造,關注企業生存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價值創造能力的持續提升。《報告》還建議企業建立長中短結合的發展戰略,堅持固本強基、構建核心能力,并保持戰略定力,積極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創新是持續提升核心競爭的重要途徑。而在大力推進“山東制造”的當下,創新必須緊跟數智化技術潮流,加力數智化轉型,引領供應鏈整體能力的提升,把“山東制造”實力做強,擦亮“好品山東”名片。
《報告》建議企業規避低層次競爭,以突破發展的關鍵約束因素為核心,實現差異化發展。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把創新擺在企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在構建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能力方面,《報告》建議以市場為導向,把為客戶創造價值作為決策基準;要夯實管理基礎,把提升管理效能作為重點,及時分析總結自身的管理經驗和商業模式;還要積極引入和推行精益管理等先進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水平。
《報告》認為,數智轉型是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方向。建議大型企業應扛起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大旗”,著力構建國際先進、安全可控的數字化轉型技術體系。主動走在探索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應用模式和積累數字技術應用組織與管理經驗的前列,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及各行業豐富應用場景,實現核心技術攻關和資源能力的社會化輸出。建議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企業各項業務與管理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創造作用、驅動作用,形成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
此外,大企業應當放眼全球、主動作為,這就必須擦亮“山東制造”“好品山東”品牌。《報告》建議企業堅持國際化經營方向,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帶動全省產品、技術和服務“走出去”;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要加大品牌建設投入,為“好品山東”貢獻應有的力量,最終通過優化全球布局、參與標準制定、打造國際品牌,強化全球價值鏈掌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