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金融
11月新增信貸超萬億,降準降息擇機而動!
來源:北京商報   加入時間:2023-12-14 10:00:47  

  新一期金融統計數據出爐。12月13日,人民銀行發布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2023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社融規模增量為33.65萬億元,同比多增2.79萬億元。截至2023年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

  臨近年末,市場對人民銀行加碼政策預期有所上升。分析人士認為,人民銀行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采取更多貨幣寬松操作以提振經濟,降息、降準均存在落地的可能性,短期內長債利率或將震蕩偏強運行。

    11月新增信貸超萬億元

  根據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11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36.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0.2個百分點。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

  另據人民銀行此前發布的信息,202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由此來看,2023年前11個月貸款增量已超過2022年全年。

  具體到11月,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136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92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9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3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2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0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46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09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07億元。

  記者注意到,2023年11月新增信貸同比少增,略低于上年同期,但環比2023年10月新增規模7384億元有明顯增長,環比多增3516億元。其中,11月住戶貸款同比增加298億元,環比大幅增加3271億元;11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221億元,同比減少616億元,環比增加3058億元。更細化來看,11月與居民消費相關的短期貸款、與居民房貸相關的中長期貸款,不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升。相較2022年11月,短期貸款同比增加69億元,中長期貸款同比增加228億元;環比2023年10月,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增長1647億元、1624億元。

  企(事)業單位貸款方面,11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221億元,同比減少616億元,環比增加30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05億元,同比多增194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460億元,同比少增2907億元。

  針對前述數據情況,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稱,“雙11”購物節疊加10月低基數影響,11月居民短貸投放改善,呈現季節性上行規律。另在政策推動和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疊加作用下,新增投放和存量償還都有所改善,共同對居民中長貸形成拉動。此外,11月對公短貸明顯多增,有季節性回暖效應,也或與“均衡投放”政策引導下,明年初部分信貸提前投放有關。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則表示,11月屬于信貸“小月”,2023年前11個月新增信貸總量已超過去年全年,主要是今年信貸投放節奏明顯前置加上銀行積極備戰“開門紅”。從結構看,11月信貸結構持續改善,消費和內需動能有所增強,加之國內積極信貸資源流向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居民消費和樓市需求呈現積極改善跡象。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則認為,化債的宏觀敘事邏輯下,特殊再融資債的資金正在加快投放,導致貸款償還規模增加。此外,制造業生產保持擴張但步伐有所放緩,需求指標連續兩月有所回落,也會對企業信貸需求形成壓制。住戶部門雖有多增,但更多是源于去年低基數影響,居民貸款仍未出現實質改善。

  政府債凈融資支撐社融增長

  11月信貸投放增長對當月社融增量也形成了拉動作用。初步統計,2023年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3.6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億元。另外,截至2023年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6.39萬億元,同比增長9.4%。

  而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1萬億元,同比少增447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357億元,同比少減291億元;委托貸款減少386億元,同比多減298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97億元,同比多增56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203億元,同比多增12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330億元,同比多726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15萬億元,同比多499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59億元,同比少429億元。

  環比2023年10月,社融增量多增0.6萬億元,同比增速較10月提升0.1個百分點。周茂華表示,11月社會融資同比多增,主要受地方債發行放量帶動。7月以來,國內宏觀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增大,降準、降息與積極財政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政府債券發行明顯增加,也有望推動基建項目加快落地見效。另外,國內實體經濟新增信貸整體保持平穩。

  明明指出,此前地產、信托風險事件的影響正逐步淡化,信托貸款融資情況邊際好轉,但非標融資規模絕對值仍相對偏低。11月企業債到期壓力較10月減輕,同時新發規模小幅增加,帶動了11月企業債券融資邊際好轉。10月末宣布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接力地方特殊再融資債,繼續拉動政府債券項走高,參考全年計劃和當前進度,預計12月政府債凈融資規模將繼續維持在萬億元左右,拉動社融同比增速回升。

  對于下一階段社融增長情況,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經濟延續修復態勢,有望帶動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動能增強。同時,積極財政政策繼續發力,有望帶動政府融資需求,整體社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此外,根據人民銀行披露的信息,2023年前11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5.65萬億元,同比多增1301億元。1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53萬億元,同比少增427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089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487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29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57萬億元。

  明明表示,11月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少增,主要受到去年11月理財贖回潮所導致的高基數影響。在政府債凈融延續高增的背景下,財政存款依然減少,反映政府正持續加大財政支出力度、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可以關注后續政策效力對經濟基本面和社會融資需求的實際影響。

  降準、降息存在落地可能

  在貨幣供應方面,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3.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4%。當月凈投放現金1660億元。

  受到2022年11月高基數影響,2023年11月M2同比增速再度回落,M1增速呈現更快速下滑走勢,同時,M2-M1仍保持較寬“剪刀差”。

  究其原因,明明解釋道,M2-M1增速差擴大,反映資金活化不足。“解決問題的核心仍在于提高實體回報率。未來仍需要貨幣、財政、產業、監管等政策互相配合,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修復。”明明表示,

  “11月M2增速基本持平預期,同期人民銀行通過增量續作MLF等投放基礎貨幣靈活調節,政府增加政府債券發行,貨幣供應量整體保持平穩增長,并且與名義GDP增長基本匹配。從趨勢看,M2同比有望保持平穩增長。主要是人民銀行有望繼續為經濟恢復提供有力支持,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時,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元氣,微觀主體活躍度提升,資金融通需求增加,貨幣派生能力增強,M2-M1剪刀差將逐步收窄。”周茂華指出。

  在周茂華看來,11月金融數據整體略不及預期,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一些,年底擾動因素較多,資金面收斂,加之國內多次強調逆周期與跨周期調節等,市場對人民銀行加碼政策預期有所上升。預計降準、降息總量工具,結構工具均在工具箱,擇機而動。

  周茂華指出,從趨勢看,國內經濟穩步修復仍需要金融信貸政策支持,預計信貸有望保持適度增長,繼續為經濟復蘇提供有力支持,持續優化信貸結構。薄弱環節與重點新興領域、三大工程、消費信貸、房地產等有望成為今年信貸增長點。

  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新的一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明明認為,基于金融統計數據傳遞的信息,人民銀行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采取更多貨幣寬松操作以提振經濟,降息、降準均存在落地的可能性,短期內長債利率或將震蕩偏強運行。

  溫彬強調,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以及信貸投放“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的總基調下,貨幣信貸增長既會對實體經濟保持穩固支持力度,又會強調可持續地平穩投放,更好匹配宏觀經濟發展和經營主體需求。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強化貨幣政策和財政、產業、區域、科技政策等之間的協調配合,更加關注存量貸款的持續效用,實現信貸結構“有增有減”、融資結構“有升有降”,著力盤活存量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來源:北京商報)




編輯:付建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這些地區間鐵路旅行時間大幅壓縮!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個!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
·> 91家公司排隊備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納斯達克成熱門選擇
·> 1月16日A股收盤:大金融股異動,帶動指數飄紅!
·> MLF超額續作,一季度降準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寬基ETF,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創業板優質企業
·> 首部“銀發經濟”政策文件出臺!這些板塊有望受益
·> 滬深交易所發出38份紀律處分,釋放“嚴監管”信號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狠狠激情五月综合婷婷俺|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