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12月10日至11日,博世動力、伍德沃德、巴斯夫、馬勒等400多家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齊聚海口,共赴濰柴動力全球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大會。
“我們與全球供應鏈合作伙伴攜手改變了全球動力行業競爭格局,推動中國動力邁向全球科技巔峰,打造全系列全領域動力解決方案,構建全球最大的動力產業集群,成就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全球品牌。”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濰柴動力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在主旨演講中提出,面對全球行業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濰柴要與全球供應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最優的產業合作生態。

攜手供應商共同邁向一流
海口,“一帶一路”建設支點城市,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城市。選擇在此召開會議,彰顯了濰柴與供應鏈共同體共創共贏,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裝備跨國集團的決心與信心。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面對內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嚴峻的市場挑戰,濰柴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創造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業績。
11月初,濰柴動力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發動機54.8萬臺,同比增長24.5%。其控股子公司陜重汽在同期內銷售重型卡車9.2萬輛,同比增長52%;另一控股子公司凱傲集團前三季度實現息稅前凈利潤5.7億歐元,同比提升171.6%。
而譚旭光領導下的山東重工集團全年銷售收入預計同比增長32%;工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31%;出口收入預計同比增長57%;發動機銷量預計同比增長29%。
與此同時,濰柴發動機在各細分市場穩居龍頭。重卡發動機占有率達41%,在中國商用車動力領域排名第一;3噸及以上裝載機市場占有率78%,在中國工程機械動力領域排名第一;小麥收割機市場占有率62%,穩居中國農業裝備動力第一;中速機船機市場占有率達67%,位居中國船舶動力第一名;能源電力銷售超8萬臺,銷量進入全球前三名。
據介紹,濰柴共有600多家國內供應商、200家國際供應商,濰柴能夠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也得益于這些供應鏈合作伙伴戰略優先、資源優先的支持。而跟隨著濰柴的腳步,這些供應商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我們一直跟著濰柴的步伐走,不管天然氣發動機、柴油發動機,還是船機,已經實現排氣管配套全范圍全覆蓋。”西峽縣內燃機進排氣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程景勝對經濟導報記者說,和濰柴合作30多年,企業從沒有主打產品,做到行業領軍企業,年均生產排氣管700萬只,成為國內最大的排氣管制造廠。
天潤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專業生產曲軸和連桿的小工廠,通過與濰柴30年合作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重型曲軸、全球最大連桿的生產企業。“以前業務都在國內,現在全球所有的重型發動機的企業,不管是北美還是歐洲,都有我們的客戶。”該公司總經理徐承飛對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說,通過和濰柴的合作,天潤的產品也在為中國重汽、林德液壓做配套,并且正式進入德國供應鏈體系。
探索全球供應鏈合作新模式
“濰柴與供應鏈合作伙伴是利益共同體,有共同的客戶、共同的價值觀,做大共同的事業是大家最大的夢想。”譚旭光12月11日對400多家供應商代表說,供需雙方不是零和游戲,要在競合中做大產業蛋糕,讓供應商有錢賺、讓客戶享受價值。
面對全球行業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譚旭光直言,單獨一家企業做強是不會讓整個行業強起來的,濰柴必須帶著供應鏈一起強,要聚合供應鏈的力量,協同共進,邁向世界一流。
為此,譚旭光12月10日下午在海口主持召開全球動力鏈企業家圓桌會議,博世動力、伍德沃德、巴斯夫、馬勒等22家供應商代表參加。會上,供應商代表暢所欲言,大家開誠布公,提問題、談建議,共同探討了新時期合作新思路。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濰柴作為“鏈主”企業,將與全球供應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最優的產業合作生態,并提出“戰略一致、互利共贏、優化提升、廉潔生態”四大合作共贏原則。
“濰柴供應體系將由功能協同型向價值鏈合型升級,防止低質競爭,使產品邁向高端。”濰柴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李建文說,在“鏈”上,濰柴將規劃聯動、創新聯動、資源聯動。濰柴將以技術研發作為合作紐帶,鏈合全球供應商,共同打造“研發共同體”,共享研發成果,共建全球最大的動力產業集群。
據了解,以前,濰柴與供應商也開展了聯合研發,但這只是在技術接近成熟、提前一兩年的時間才開始啟動;未來,共建的“研發共同體”將針對不確定的技術提前三至五年、甚至更早地展開前瞻性研發,進行技術儲備。
徐承飛坦言,鏈合創新,對所有的供應商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但在新能源時代,汽車技術不斷更新,一個零部件企業如果再像過去一樣,單打獨斗、自行研發,將越來越難以跟上時代和產業的變化。跟隨“鏈主”企業、跟隨它的全球化發展戰略,打造創新共同體,也是零部件企業一個新的發展方式。
“無論行業周期如何變化、無論全球競爭如何激烈,我相信我們在一起就是最強動力!”譚旭光對供應商們表示,雙方要共同探索全球供應鏈合作新模式,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共贏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