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持續入市增持ETF,制定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核心企業注資規劃……近日,國有資本動作頻頻。
業內人士認為,國有資本作為資本市場“穩定器”,實體經濟主力軍,正雙向發力:在活躍資本市場方面,國有資本有望加大增持力度,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提振投資者信心;在穩定經濟方面,隨著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核心企業的注資規劃加快出臺,央企核心競爭力有望提升,經濟新格局料加快構建。
國資大手筆增持央企ETF
12月1日,中國國新旗下國新投資增持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ETF及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ETF,并將在未來繼續增持。
國新投資表示,下一步,將利用集中投資、積極股東、指數等運作手段,不斷創新拓展股權運作模式,助力央企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中國國新公告,本次增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具有持續性的。”招商證券量化與基金評價首席分析師任瞳表示,這反映出國新投資認可科技央企中長期配置價值,有望提升相關基金產品規模和市場活躍度,帶動更多社會資金流向科技央企,從而支持與推動科技央企更好發揮科技引領作用。
數據顯示,12月5日,南方央企科技ETF成交額4.41億元,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成交額3.63億元,大幅超越上周五成交額,創下近期新高。
“未來國有資本有望加大增持力度,A股市場會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入市,實現估值整體提升。”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國有資本作為經濟發展“壓艙石”,積極參與到資本市場中來,將有助于增加國有資本回報率,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
“越是在關鍵時候,國資央企越應該發揮帶頭作用。”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表示,在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方面,國資央企應做好表率,既要引領中國資本市場價值投資方向,也要成為經濟平穩發展的根本保障。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認為,國資應繼續加大對科技類上市公司、指數基金投資力度,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推動“活躍資本市場”政策落地實施。
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注資積極醞釀
國資大手筆入市增持的同時,對于重點行業、關鍵領域的注資也正積極醞釀。
1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專題會議提出,將優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完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注資規劃,更好發揮預算資金效用,各企業要加強系統謀劃,最大限度統籌調配內部各類要素資源,為優化布局結構、推進產業升級、強化科技創新等提供保障。
11月10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強調,要結合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規劃和中央企業發展戰略,依據國有企業功能分類,制定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核心企業注資規劃。
“這意味著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核心企業等將成為國資注資主體,傳遞了國資堅定看好央企科技創新等領域長期投資價值以及看好中國經濟中長期穩定發展態勢的積極信號。”宋向清建議,針對實體經濟,國資應以資本注入等形式,推動與本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相匹配、供應鏈銜接、價值鏈相吻合的企業融合發展,重點關注創新型企業、低碳類企業、具有前瞻性發展活力的企業,以國資之責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大方向。
“隨著注資規劃的出臺,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特別是綠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現代服務、生物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將迎來發展機遇。”潘向東說。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注資規劃的推行有助于央企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發展。注資規劃需要明確目標、細化重點,并建立科學評價體系,以確保注資效果,最大限度發揮資金效用。(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