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
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改善民間投資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至關重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金融是重要一環。
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對我國GDP貢獻率高達60%以上,吸納了70%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新增就業90%在民營企業,來自民營企業的稅收占比超過50%。
為推動民營企業融資持續量增、面擴、價降,全力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出臺系列政策舉措,成效逐漸顯現。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已經累計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資金398億元,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貸款2.2萬億元;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自去年11月擴容以來累計為民營企業發行284億元債券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部分民營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缺少抵押物等原因,民營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在一定領域存在。
這次《通知》提出的25條舉措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比如,明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目標和重點。總量上,通過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提高服務民營企業相關業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等,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占比。《通知》還強調,要從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出發,著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財政獎補和保險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民營經濟的積極性。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需要精準有力地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強金融、財政、產業等政策協調配合,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用金融活水“澆灌”民營企業,需要公平透明的政策體系和平等高效的市場環境。《通知》推出的系列舉措,必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切實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