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見習記者 楊佳琪 濱州報道
作為社會的“穩定器”、經濟的“減震器”和發展的“助推器”,保險的重要作用愈加凸顯。在山東,保險機構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創新產品,疏通個體商戶經濟“毛細血管”,研發利用科技賦能防風險凈化企業“大動脈”的案例頻頻涌現。日前,經濟導報記者跟隨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組織的“保險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一線采風活動,走進濱州多家保險機構與投保企業,深入了解該轄區保險業新擔當新作為。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濱州監管分局(下稱“濱州監管分局”)聯合多部門積極探索“濱惠灌”金融灌溉工程及保險一體化金融協同機制,鼓勵保險機構充分發揮多元化金融服務優勢,擴大金融覆蓋面、優化金融資源供給,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源泉。
關注小微群體
創新供給不斷豐富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不僅關系到億萬人的就業和家庭生活,也是產業鏈大動脈的毛細血管,對于擴大就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但近幾年部分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經營困難,保險保障覆蓋面低、風險抵御能力不足等問題也愈發凸顯。
“如何使得小微企業投保承保更加便捷十分重要。”說起對小微企業的保險服務,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太平財險”)濱州中支政企業務中心主任王琳感觸頗深。王琳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對于餐館、便利店等小微企業,店主一般只能說出設備價格、租金費用,但無法準確計算出自己的資產。沒有辦法避免不足額投保產生的爭議,因此就不能像大企業一樣購買企業財產保險。”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正如王琳所說,近兩年駐魯險企著力于小微企業保險保障,簡化投保承保流程,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豐富保險責任。
“今年6月12日施工時,腳手架不小心從二樓施工的地方掉落,砸到了一樓商戶的燈箱和廣告牌。”品辰裝飾裝修公司老板成恩偉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分享了他創業投保的經歷。“好在公司投保太平財產的裝修無憂保險。”成恩偉表示,事故發生后及時通過電話向保險公司報案,由太平財險聘請三方維修機構進行維修,費用當天就賠付了。
“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和應用場景的不同,近兩年開始陸續推出場所無憂、裝修無憂、店家無憂等10余個定額產品。”王琳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例如店家無憂的產品,采用低金賠償方式,只要固定賠償的限額條,就不用考慮資產多少,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就有投保的可能性。常規險種投保流程包括邀約、風險審核、確定承保條件等程序,而線上無憂產品,客戶自助就可以投保。”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同樣亮眼的還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濱州市分公司(下稱“人保財險濱州分公司”)“五融”服務模式。
陽信肉牛產業年產值600億元,是促進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產業。但肉牛養殖屬于重資產行業,養殖周期長,資金回流慢,缺乏貸款抵押物,“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約著肉牛產業的健康發展。人保財險濱州分公司與陽信縣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推出了“政府+保險+擔保+銀行+產業”的融合發展模式,在有效化解陽信肉牛產業各類風險的同時,解決“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由于風險較高,母牛和犢牛并沒有相應的保險產品。同時養殖戶的規模較小,申請信貸較困難。”人保財險濱州分公司項目經理張成華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針對該問題,人保財險濱州分公司創新開發了能繁母牛和犢牛養殖條款兩個創新保險產品。與此同時,農擔為貸款提供擔保服務,為肉牛養殖主體提供擔保;銀行為肉牛養殖主體提供銀行貸款。張成華表示,“這切實解決了養殖戶融資問題。”
2023年以來,人保財險濱州分公司已為陽信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陽信華陽集團有限公司等肉牛養殖企業辦理保險。預計2023年承保能繁母牛養殖保險1萬頭,風險保障2.6億元;犢牛養殖保險1000頭,風險保障500萬元;撬動銀行融資近3億元,帶動肉牛產業產值增加近百億元。
緊扣風險減量
科技賦能防風險
事前預防,勝過事后彌補。經濟社會各種風險持續增加,風險結構也日趨復雜,風險減量工作也至關重要。著力于解決安全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中國人壽聯合清華大學共同成立了“國壽-清華工業安全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研發出“國壽-清華安全生產數據化安全管理提升項目”。
“該項目主要解決的是安全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據中國人壽財險濱州中支趙新路介紹,“首先我們會聘請專家為企業的骨干員工參加安全管理課程培訓,然后讓培訓出來的員工在企業中進行迭代式、放射性培訓,輻射到全體員工,最后將配套的安全生產智能預防系統提供給企業進行使用。”
據悉,該項目由中國人壽總公司專項資金成立,整個過程不需要企業投入資金,只需員工學習、領導持續關注,后續用平臺進行排查實踐、內訓實踐。目前該平臺已有4家濱州企業進行使用。山東惠達瑞和實業集團旗下的濱州市良友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濱州良友防水”)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濱州良友防水目前有52名員工,共有41人參加了培訓并通過了測試。雖然公司未在中國人壽財險進行投保,只進行數據化培訓,但小程序可以長期免費使用。

▲濱州良友防水員工利用中國人壽項目平臺排查隱患。(楊佳琪/攝)
“原來工人覺得風險提報很麻煩,寫成材料按程序匯報,雖然有獎勵,但工人們積極性仍不高。現在通過這個平臺方便很多,認定后一般風險獎勵20元,重大風險獎勵50元。目前已提報至少130條隱患問題,比之前多了五分之三,幫助企業規避了很多風險。”濱州良友防水相關負責人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
而針對重型貨車運輸路線長、出險頻度高、案均賠款高等特點,中華財險濱州中支積極與中交興路科技公司開展合作,為車隊提供風險測評,包括運營數據、道路數據、駕駛數據等,幫助客戶了解車隊整體運營風險。同時為客戶提供保中風險干預,根據每輛車的行駛記錄,從運營時長、疲勞駕駛、急轉彎等維度進行評價,對于存在的風險點進行干預提示,對于行駛中出現的危險行為進行人工干預,協助客戶改善駕駛習慣,降低風險事故的發生。
“項目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根據司機的習慣不同保費也會不同,對于司機有風險的行為合作公司會通過打電話的方式進行通知。”中華財險濱州中支個人客戶發展部王營營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截至10月底,共有2000余輛營業貨車進行風險測評。通過監控干預,提供高風險清單幫助車隊進行改善,降低了風險事故的發生,出險頻率降低3%左右,科技賦能防風險效果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