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在滬深股市低迷的情況下,北交所連續多日成交量突破百億元,個股幾乎全線飄紅。尤其是在11月22日,北交所個股合計成交量14.73億股,成交額131.38億元,成交額相對上一交易日增加28.65億元。在231只可交易的北交所個股中,收盤股價上漲的共229只,占可交易個股總數的99.13%。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只北交所魯股近幾日也呈現普漲格局,11月22日,這20只魯股更是全部上漲,前三季度業績下滑幅度較大的個股,也收獲了一波股價大漲的“紅利”。
“北交所此輪行情‘爆發’,可以說是多重利好疊加的效果。諸如‘深改19條’和各項配套措施的出臺,以及北交所上市股票啟用920獨立代碼號段等舉措,都使得各方充滿期待。”多位市場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多只魯股近期大漲
11月22日,一諾威(834261.BJ)大漲10.54%,股價收于7.97元/股。從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一諾威的營收和凈利潤在20家北交所魯企中都穩居首位,成為不折不扣的“盈利王”。財報顯示,一諾威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64億元,實現凈利潤8870.27萬元。
從歸母凈利潤的絕對值來看,三祥科技(831195.BJ)緊隨一諾威之后,排在第二位。位于青島的三祥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6億元,同比增長18.85%;凈利潤7099.66萬元,同比增長36.23%。11月22日,該股大漲11.95%。
一舉實現扭虧的數字人(835670.BJ),公司股價近期也迎來強勢上漲——11月21日和22日分別大漲13.12%和26.88%。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6786.55萬元,同比增長164.25%;歸母凈利潤1302.2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上年同期為-1232.27萬元)。公司表示,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系各地管控取消,公司業務的拓展及實施恢復正常,公司加大市場開拓和實施力度,項目在本期實施完成確認收入,營業收入的增長導致利潤增長。
作為北交所“寵物食品第一股”,路斯股份(832419.BJ)交出的成績單也相當亮眼。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01億元,同比增長35.48%;實現歸母凈利潤5148.85萬元,同比增長79.19%。11月22日,該股上漲8.11%,收于8.80元/股。民士達(833394.BJ)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58億元,同比增長24.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92.75萬元,同比增長41.32%。11月22日,該股上漲5.05%。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營收與凈利潤“雙降”的個股,在北交所個股的這波“上漲潮”中,也搭上了“順風車”,比如齊魯華信(830832.BJ)和豐光精密(430510.BJ)。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齊魯華信實現營收2.85億元,同比下滑37.73%;實現歸母凈利潤861.93萬元,同比下滑81.94%。公司收入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訂單減少,公司本期外銷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了1.08億元。由于營業收入大幅減少,毛利率下降,同時疊加規模效應減弱帶動期間費用率增高的因素,導致公司凈利潤也大幅降低。雖然齊魯華信業績“雙降”的幅度不小,但在北交所個股的這波行情中,齊魯華信并未缺席——該股11月21日大漲10.72%,11月22日再度大漲11.14%。
同樣,豐光精密的股價在11月21日和22日分別上漲6.06%和14.58%。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54億元,同比下滑18.97%;實現歸母凈利潤1619.32萬元,同比下滑41.18%。
申萬宏源的研報指出,受美債下行、國內活躍資本市場政策刺激、北交所本身政策紅利預期等影響,北交所個股近期保持了活躍態勢。一家北交所魯企的董秘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公司近期股價的大幅上漲,與公司的基本面不無關系,更受益于政策面的利好刺激。”
“深改19條”等政策點燃行情
事實上,在本輪行情爆發前,北交所的交投活躍度就有所上升。自10月下旬以來,北交所市場成交數量和成交金額一直在持續上漲。
“從三季報來看,不少北交所企業業績快速增長,說明北交所上市公司具備韌性足、潛力大、抗風險能力強等特點。”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北交所已初步具備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當前北交所市場投資價值凸顯,隨著二級市場估值和信心整體恢復,加之北交所轉板進一步暢通,從中長期看,北交所市場有望為投資人帶來超預期回報。
“現在北交所生態持續向好,大部分個股仍處于低估值水平,此輪行情屬于估值修復行情。有了賺錢效應,市場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在嚴鵬看來,近期北交所政策密集發布,“深改19條”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安排,調整優化發行承銷制度,全面優化市場發展基礎和環境,投資門檻降低等等,均進一步“點燃”了北交所行情。
9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即“深改19條”),全方位、系統性地規劃了北交所未來十年的建設方向;同時,北交所配套發布投資者適當性、上市條件執行標準、轉板、發行底價、做市交易、融資融券等多項制度安排,一系列著眼于完善市場基礎功能、豐富產品體系的改革舉措密集落地,推進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場預期。自“深改19條”推出以來,市場就在悄悄發生變化,彼時,北交所推出投資者適當性調整,隨后券商積極參與行動,周末加班加點進行業務及技術改革,進而迅速上線“一鍵開通北交所權限”功能。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可謂“跑步入場”。截至11月22日,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數量已達626萬戶,較“深改19條”推出以來新增69萬戶。
除了“深改19條”,為提升上市公司辨識度,方便投資者搜索、交易北交所上市股票,在證監會統籌指導下,北交所啟動為上市公司股票使用920代碼號段相關準備工作。除了新增上市公司將使用新證券代碼一體完成詢價、申購和上市,不再單獨分配發行代碼外,公司上市后,自上市首日起產生新的交易行情、信息披露等內容,亦不再與新三板掛牌期間連續展示。
此外,滬深交易所下屬中證指數有限公司11月17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將符合條件的北交所證券納入中證全指指數樣本空間,并將于2023年12月指數樣本定期調整日實施。
“中證指數將北交所證券納入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指數,將促進北交所走進市場投資者視野,有助于引導資金流入北交所,提升市場流動性。”西南證券分析師劉言表示,“建議投資者把握板塊配置窗口,關注熱門賽道、具備估值優勢、業績確定性較高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及優質、低價新股。”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認為,在近期A股IPO政策階段性收緊的背景下,“深改19條”和各項配套措施的出臺,將持續推動北交所在高質量擴容、改善流動性方面快速邁進。轉板制度的安排,也賦予了投資人更為靈活的退出選擇。北交所發行上市包容度高、時間表緊湊可控、審核速度快、轉板制度明確,或將成為專精特新成長型企業A股市場的新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