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六福主動申請撤銷了IPO申請,結束了第二輪為期1年零4個月的上市之路。在前一輪被否決、新一輪主動終止之后,周六福的A股上市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今年以來,受外圍環境影響,國際金價高位運行,國內黃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帶動行業延續高景氣周期,此時,正是黃金珠寶首飾企業上市的好時機。在A股上市艱難的現實面前,已有夢金園、老鋪黃金等企業選擇了赴港IPO,而這或許也是周六福今后的選擇。
兩度IPO均“折戟”
招股書顯示,周六福是李偉蓬、陳創金于2004年4月出資創立的珠寶首飾企業,2005年4月,陳創金將其所持股權轉讓給李偉柱,周六福進而成為了李氏兄弟旗下的公司,李偉柱和李偉蓬兩兄弟合計間接持有周六福94.13%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早在2019年5月,周六福就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吹響了A股上市的號角,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不過,受康美藥業造假案影響,受聘的會計師事務所正中珠江、保薦人廣發證券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周六福的IPO進程隨之中止。
同年9月,周六福更新了上市申請材料,保薦機構換成了民生證券,但在同年10月29日召開的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54次會議上,周六福被否決。
兩年后的2022年7月,周六福卷土重來,再度披露招股書申報深市主板上市,保薦機構更換為中信建投,同年12月底收到了首輪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全面注冊制后,周六福又平移到了深交所進行審核。今年11月17日,周六福終止審核。
繞不過去的三大問題
在終止審核之前,周六福回復了首輪問詢,結合首輪IPO被否、第二輪申報后的證監會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以及深交所的問詢回復,可以發現,監管對周六福的加盟模式,以及與其相關的收入增幅、毛利率偏離行業均值過大、商標權糾紛以及高存貨等提出了較多質疑,而這三點同時也是周六福首度沖刺IPO折戟的主要因素。
事實上,目前,A股上市的老鳳祥(600612.SH)、萃華珠寶(002731.SZ)、中國黃金(600916.SH)、曼卡龍(300945.SZ)、周大生(002867.SZ)、迪阿股份(301177.SZ)以及H股上市的周大福(1929.HK)等,均采用了加盟模式。其中,老鳳祥、萃華珠寶、周大生等加盟模式的收入比重較高,尤其是老鳳祥,加盟收入占比超過9成。
但同為加盟模式,周六福的毛利率遠高于行業均值,報告期(2020年-2022年,下同)內,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7.49%、22.26%、20.71%,其中,加盟收入占比最高的老鳳祥毛利率僅為8.02%、7.59%、7.45%。而周六福為37.62%、34.92%、39.22%。
由于首次上會期間加盟模式成為問詢的重點,所以,在此之后,周六福開始大力發展自營模式,并從加盟為主、自營為輔的銷售模式轉變為加盟和自營并重,自營模式收入占比從報告期初的33.23%增長至49.19%,加盟模式收入占比由66.77%下降至50.81%。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周六福擁有78家自營門店和3974家加盟店。
另外,商標糾紛是周六福始終繞不過的一個門檻,實際控制人之一李偉柱于2004年8月23日在香港設立香港周六福,香港周六福于2004年10月開始授權周六福使用,并開始開展“周六福”品牌珠寶的推廣與銷售。
不過,在周六福之外,市場上同時有諸多商家使用周六福的名號,真假周六福難辨。
比如,周六福與香港周六福珠寶金行商標和商號存在部分重疊,周六福自2018年起就針對香港珠寶金行曾經申請注冊或注冊成功的商標提出異議或無效宣告申請。
招股書顯示,周六福作為原告起訴香港珠寶金行及其相關方的民事訴訟案件數量就達401件,已結案的為299件,已結案的案件中法院認定被告的行為構成侵權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的案件為273件。
香港珠寶金行為張建斌的關聯企業,截至2023年5月31日,張建斌及其相關方通過加盟方式開設逾400家門店,遍布全國各大區域,與周六福的門店形成了一定的區域重疊和市場競爭。
因為行業特性,大多數黃金珠寶公司采取高庫存的模式運行。周六福同樣如此,報告期各期末,周六福存貨賬面價值占總資產比例分別達到67.17%、61.35%和62.16%,存貨絕對金額規模較大。對此,周六福稱,公司為滿足加盟商在總部展廳的選購和提貨需求,需保持一定的庫存儲備,同時在原材料端公司需要儲備一定的黃金、鉆石原料用于委外加工,導致了公司存貨余額較大。
業內公司改道港股
雖然周六福IPO再次止步,但在年內金價持續處于近年高位的大背景下,黃金珠寶行業上市熱潮持續,并從A股轉向港股市場。目前夢金園、老鋪黃金均在港股上市進程之中,與周六福相仿,前述兩家公司都曾沖刺A股IPO,但最終均告折戟。
11月10日,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老鋪黃金”)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老鋪黃金以古法黃金產品為主要特色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老鋪黃金是中國黃金珠寶市場主要品牌中唯一專注設計、生產加工和銷售古法黃金產品的品牌。此外,公司采取全自營模式和主題情景店模式經營全部線下門店。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老鋪黃金在全國高端商業中心自營了29家主題情景門店。2022年在中國所有黃金珠寶品牌中,老鋪黃金的單店收入排名第一,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老鋪黃金的店均收入已達4480萬元。
老鋪黃金稱,本次融資將主要用于拓展銷售網絡,包括中國內新開約35家門店;提升品牌定位,加強研發能力,補充運營資金。
2023年上半年,老鋪黃金業績快速增長,收入達到14.18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幅超過116.1%,店均收入已接近2022年全年表現。
除了老鋪黃金,今年9月末,黃金珠寶公司夢金園也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文件。夢金園主要從事“夢金園”品牌黃金珠寶首飾的設計研發、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品牌加盟業務,產品以高純度黃金首飾為主,兼營鉆寶玉石鑲嵌、K金、鉑金等飾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黃金加工量及黃金珠寶收入計算,2022年,夢金園在中國黃金珠寶品牌中分別排名第四及第五;按黃金珠寶收入(不包括金條)及三線及以下城市線下門店數量計算,夢金園在中國黃金珠寶品牌中排名第三及第四。
財務數據顯示,夢金園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108.34億元、168.71億元、157.24億元及93.16億元。同期,實現年內溢利分別為1.74億元、2.24億元、1.81億元及1.06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的黃金首飾制造和零售行業競爭激烈。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約有8000家黃金首飾從業者。夢金園指出,倘若未能與競爭對手展開有效競 爭,則可能無法擴大及維持自身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
在此之前,周大福、周生生、六福集團、謝瑞麟等均已在港上市;周大生、老鳳祥、潮宏基、中國黃金、萊紳通靈、豫園股份、萃華珠寶、迪阿股份等珠寶企業也已于A股上市。
(鷹眼IPO綜合《第一財經》、《證券時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