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11月初,比亞迪部分車型降價,隨即引發新一輪降價潮,特斯拉、零跑等數十家車企通過各種方式“跟進”。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輪“價格戰”或將延續到年底,畢竟隨著年末來臨,沖擊銷售目標成為當務之急,車企之間的“廝殺”將更為激烈。“不排除在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重壓之下,還會有車企祭出‘價格戰’。”汽車行業分析師馮國志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十家車企降價
“你們的車怎么還沒降價?隔壁的那款車都降了1萬了。”
“對不起先生,我們還沒接到降價通知,估計快了。要不您留下聯系方式,一旦接到降價通知,我們第一時間通知您。”
這是經濟導報記者在一家大型商超的汽車展廳聽到的對話,對話雙方是市民張先生和某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顧問。

張先生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幾天前聽說不少新能源車又在降價促銷,就過來看看,沒想到自己相中的這款沒降價。
“后面的情況確實不好說,但我感覺應該能降價。我們總監開會的時候表示,降價是肯定的,現在就是等廠家的通知。”銷售顧問說。
另外一家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總監張斌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最近優惠活動多且變化頻繁,有時候今天給你說的優惠,明天可能就變了。“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通知,活動的海報都來不及做出來。”

張斌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這波降價潮是比亞迪“引發”的。“已經有小鵬、歐拉等數十家汽車廠商跟進了,估計我們很快也會跟進。”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11月1日,比亞迪推出了年底購車多重福利,其優惠政策主要針對海洋網車型,涉及到了護衛艦07、海豚、海豹冠軍版、宋PLUS冠軍版以及驅逐艦05冠軍版(不含120KM豪華型)。其中2023款元Pro、宋MAX DM-i 8款車型推出限時優惠,最高可享1萬元現金優惠。秦PLUS DM-i冠軍版9.48萬元即可到手,秦PLUS EV冠軍版優惠后僅售11.98萬元。
同樣在11月1日,特斯拉宣布新一期引薦獎勵正式上線,即日起至12月31日(含)通過好友引薦訂購Model Y/S/X,購車人(含復購)可獲得1750元抵扣車輛尾款以及90天EAP免費試用等引薦獎勵。
領克汽車也在11月1日推出了購車權益——11月30日之前完成領克08大定鎖單、且于12月31日完成提車,即可享受6000元購車補貼、免費升級哈曼卡頓23揚聲器音響、免費獲得五年NOA功能等八項權益。
11月2日,零跑汽車宣布全系車型(包括零跑T03、零跑C01、零跑C11、零跑C01超級增程、零跑C11超級增程)降價,最高優惠可達1萬元。
11月4日,埃安宣布正式開啟“狂歡購”,推出包含99抵5999元購車款、至高3年10萬0息、全國送全險等多項購車優惠政策。奇瑞新能源QQ冰淇淋、吉利熊貓mini、五菱宏光MINIEV、奇瑞艾瑞澤5等9款熱門車型限時直降,最高優惠2萬元。
一汽奔騰、一汽紅旗則推出2000元天貓專享購車券。除此之外,極越、歐拉、極氪和理想均推出了限時優惠。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還有部分車企選擇在定價環節便提前釋放紅利。如上汽旗下全新智己LS6,其上市權益價較此前預售價格優惠近2萬元。
以價換量或成常態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國內車市的“降價潮”就已經開始。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打響新能源車降價“第一槍”,降價幅度超出市場預期。隨后超40個汽車品牌相繼推出補貼或降價優惠。

在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钘看來,車企降價的原因有四種:“庫存車加大,車企沒辦法停下生產,庫存越大降價就會越多;車企想要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車企推新車速度加快,大部分車企在推新車前3-5個月會降價促銷;最后則是車企因為完不成半年或全年銷量任務而降價。”
在馮國志看來,此輪車企掀起降價潮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完成年度銷售任務。“10月銷量雖然猛增,但從目前的‘成績單’來看,很多車企完成年度目標都有不小的困難。對于車企來說,其需要通過銷量的提升來確保自己的市場地位。因為車企沒有量,就沒有市場地位。因此以價換量將成為常態。”
以比亞迪為例,今年前10個月其累計銷量為237.1萬輛。按照年度300萬輛的銷售目標,只完成了79%左右。要完成年度銷售目標,比亞迪需在最后兩個月實現月均銷量近31萬輛的目標。“10月份,比亞迪的乘用車銷量為30.1萬輛,按照這個數字計算,很有可能完不成年度銷量。”馮國志表示。
同樣,埃安今年前10個月累計銷售近39.25萬輛。按照當初設定的50萬輛的銷售目標,最后兩個月需要月均銷售5萬輛才能夠完成任務。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極氪身上。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極氪銷量累計達9.2萬輛。如果想要完成年度目標14萬輛,意味著在今年的最后兩個月,極氪平均月銷需達到2.4萬輛以上。
“目前行業已經進入年末沖量階段,由于今年車型迭代快、‘價格戰’激烈,經銷商庫存情況不容樂觀。”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表示,車企之間的競爭促銷一方面會對年底車市構成穩定支撐,助力車市銷量沖擊新高點;但另一方面,沖量階段隨著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劇,未來會有更多車企加入促銷降價行列。
在馮國志看來,今年最后的兩個月,競爭會依舊激烈,“畢竟隨著年末來臨,沖擊銷售目標成為當務之急,車企之間的比拼更為激烈,在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重壓之下,又會有車企祭出‘價格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