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近日全國迎來大面積降溫,入冬的寒意愈加明顯,冬季的限定款美食“霜打菜”已早早上架盒馬各大門店。
去年因暖冬天霜打菜“遲到”近一個月,今年為了讓消費者能準時吃上鮮甜的霜打菜,盒馬提前布局,在“高山鮮”夏菜供應鏈的基礎上開發了“高山霜打菜”,利用高海拔錯季種植優勢,讓露天自然生長的蔬菜在落霜后再收成,與平原地區的霜打菜形成有效互補,可以實現盒馬的“霜打菜”從今年10月賣到明年1月底。

霜打大白菜、霜打菠菜、霜打白蘿卜……盒馬各大門店已經開辟專區亮起了“霜打菜”的招牌。
相比去年,今年的霜打菜產地更為豐富,除了來自寧夏、甘肅、青海等北方地區,還出現了浙江、湖北、四川等地的“高山霜打菜”。
這幾天,位于湖北恩施的高山蔬菜基地迎來了小雪,第一茬被霜雪打過的皺葉青菜已經上架到盒馬,與普通白菜比,顏色更綠,菜葉也多了些褶皺,聞起來有獨特的香味。
“霜降后,每天凌晨的菜葉都會覆蓋一層薄薄的霧霜,雪后的霜打菜口感還會更甜更軟糯。”盒馬供應商、湖北恩施英硒蔬菜基地總經理羅利介紹,基地還有霜打紅菜苔、霜打長白蘿卜等品種早在10月下旬就通過盒馬賣向全國,近兩周的供應量環比增長均超過30%。

▲霜打菜比普通青菜更加鮮甜,盒馬門店已開辟銷售專區
“吃霜打菜就是吃一口鮮甜,做霜打菜就是因為好吃。”盒馬鮮品部蔬菜采購金漢濤介紹,霜打菜必須露天種植,再加上自然霜打的苛刻條件,純屬靠天吃飯。
為了避免因天氣原因延遲上市的情況,盒馬今年的霜打菜做足了功課,在“高山鮮”夏菜供應鏈基礎上開發了多款“高山霜打菜”,如浙江天目山的矮腳青、青菜苔,湖北恩施武陵山脈的紅菜苔、皺葉青,四川峨眉山的長白蘿卜等。
“這些地區的高山露天菜有著得天獨厚的錯季種植優勢,夏季因晝夜溫差大,可以在平原夏菜出現‘伏缺’時產出高山夏菜;到了秋冬季,又因提前進入霜凍天氣可在暖冬天補位,撐起霜打菜的半邊天。”金漢濤表示,通過南北方、高山平原互補式基地布局,盒馬有效地保證了霜打菜的及時上架和供應。
“高山霜打菜”基地的開發還帶來了時令蔬菜保鮮和降低運輸成本的最優解。
“以往的霜打菜需要從甘肅、寧夏、青海、山東等地運往全國,路途遙遠、運輸成本高,現在通過高海拔基地可以短鏈路就近供應到周邊城市,蔬菜在途運輸平均減少了6個小時,可實現從田里采摘24小時內送達餐桌。”金漢濤表示,此舉不僅可以最大程度保鮮,物流成本也至少降低了20%。
因為獨特的清甜口感,霜打菜越來越成為消費者冬季買菜的首選,但并不是所有的蔬菜歷經霜打后都會變甜、變好吃。金漢濤透露,盒馬通過用戶反饋并追溯各個基地的采收情況,篩選出了十幾款適合做霜打菜的特定品種。為了方便市民們分辨,盒馬也專門貼上了“霜打菜”標簽,這些蔬菜一定是通過露天種植、經過霜打,并且非常適合霜打后食用,市民可以放心嘗鮮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