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見習記者 李淑楠
因油而生,因油而興,東營市河口區是勝利油田的主產區。在油田移交社區融合治理之下,油地“一盤棋、一家人、一條心”,在油地共建、共融、共治等方面破除壁壘,創新建立油地共建、共融、共治“三項機制”,搭建起了油地深度融合發展的“金橋梁”,書寫了油地融合的新華章。
河盛社區貫徹落實河口街道“OCG融合共建”社區治理模式,打造了“鄰社家·幸福家園”。該模式是一次由O(油田單位)、C(社區居民)、G(河口街道)共同組織、參與的社區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通過小而微的治理、真且實的服務,“鄰社家·幸福家園”在推進油地融合中提升了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河口區網格中心綜合室副主任孟維娟介紹社區“網格有約”情況
河盛社區創新打造了“網格有約”為民服務品牌,為群眾許下“十大約定”,如街坊之約、代辦之約、窗簾之約、電網之約、青苗之約等。河口區網格中心綜合室副主任孟維娟表示,“有需求找網格員成為了共識,群眾對網格化服務管理和社會事業的滿意度實現了雙提升!
河盛社區的老年居民不用出社區就可以辦理油田業務;24小時城市書房陪伴了社區居民看書學習的夜晚;幸福食堂滿足了社區居民味美價廉的飲食所求;居民廣場讓小區居民有了健身娛樂的好去處……點點滴滴的改變,拉近了油地居民的心,讓“鄰社家”成為居民可以依靠、信賴之地。
2022年,河盛社區又盤活了轄區內2處油田移交閑置場所,打造了“服務大廳-鄰家小院-城市書房-幸福食堂-居民廣場”的“五點一線”陣地體系,為社區治理服務提供陣地保障,滿足居民高品質生活需求。
同時,河盛社區積極探索“公益+低償+商業”的“社區合伙人”運營模式,商家通過每年認領社區的公益項目,為社區居民提供低償服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鄰社家”一家人的服務理念,商家的服務與黨建、社區治理、文化建設等工作相結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展延伸服務項目,河盛社區的為民服務不斷提檔升級。
河口街道河盛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宋慧說,河盛社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河口街道“OCG融合共建”社區治理模式,充分發掘自身優勢,打造好“鄰社家”社區治理品牌,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工作,把社區建設成為“服務中心有溫度、鄰家小院有樂趣、幸福食堂有味道、城市書房有品質”的“四有”幸福家園。
以精準服務解決油地發展難題,推進油地全方位、多角度合作,使雙方資源優勢得到優化疊加,政府與企業、地方與油田之間因體制原因造成的“板塊現象”逐步消除。通過河盛社區這個縮影,折射出河口區社會治理從“一元”到“多元”的蛻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