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所有,換你所需”。任何資源都是有價值的,貨物沒有交易出去是因為沒有放到合適的位置,易貨公司應運而生。數據顯示,濟南市共注冊過158家易貨公司,2020年至今,濟南注冊成立的易貨公司已有93家,四年來每年平均注冊20余家(2020年注冊25家、2021年33家、2022年22家、2023年13家)。易貨行業究竟是個啥?市場認可度如何?濟南這一行業現狀又是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
閑置物品可兌換積分
憑積分來超市“購物”
2020年9月21日,國務院文件首次提出“支持建設易貨貿易服務平臺、探索新型易貨貿易模式”等指導意見,易貨貿易日益受到重視,易貨從業人員顯著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易貨從業者已逾百萬,并呈上升趨勢。
記者在“天眼查”平臺查詢到:目前,濟南市有91家易貨公司處于營業狀態,相對于長沙、南京等地的易貨公司數量,濟南遠遠領先。
13日上午,在濟南市天橋區一家名為“領航數字化商業綜合體”的易貨超市里,兒童玩具、電子配件、文體用具、家居建材、酒水飲料……琳瑯滿目的商品整齊地碼放在貨架上。
乍一看,這就是一家普通超市,可它與普通超市不盡相同。記者注意到,該超市產品的價格標簽上除標有“價格”外還有“積分”,貨架上一包250克的爆米花標簽,不僅標著12元,還寫有“額度抵扣100%”。

“1積分的額度等于1元錢,”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購買本超市商品需要有積分,積分都是通過換貨得來的。“積分只能在本超市內使用,而且無法兌換現金。”
易貨具體什么流程?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超市會通過“流通值評估系統”對消費者閑置物品做一個價格評估,給出產品的易貨價值,易貨公司則對評估價值收取4%至8%的服務費,“如果消費者認可,雙方現場簽合同,之后便可以拿到積分在超市換貨”。
“你幫我看看我這個包值多少錢?”13日下午,一位市民拿著自己的閑置挎包來估價。“這包是別人送我的,全新的,你看看能值多少錢?”
檢查后,工作人員對該挎包評估價值為85元。“顧客剛剛兌換了85積分,支付6.8元的服務費后,她便可以通過積分等額兌換我們超市的其他物品”。

往往選大白菜而不選玉石
易貨師更看重貨物流通性
“很多人覺得這是個落后的模式,但是現在慢慢發現,許多企業產能過剩,也出現了大量的易貨需求。”談及易貨行業的發展,超市負責人李洋表示,現如今,各種支付技術層出不窮,但以物換物這種古老的交易方式并沒有消失,反而成為不少中小微企業解決產品銷售困境的一種途徑。
在易貨超市中,并非所有商品都可以進行交換。個人閑置物品需要是全新的,而玉石、字畫、奢侈品、定制衣物等具有特殊性質的物品則不能參與交換。
李洋介紹,為了保證商品的流通性,在面對一噸白菜和一塊玉石的情況下,易貨師會優先選擇白菜。“玉石需要等待時機才能交換出,白菜到易貨平臺后,第二天就可能被交換出去。”李洋說,選擇流通性強的商品可以有效降低易貨平臺的庫存和用工成本。
易貨超市還可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現金流問題。當企業需要采購新產品時,往往需要花費現金流。若企業恰巧有庫存并希望解決庫存時,可存放到易貨超市上進行以貨換貨。
例如,啤酒和食品等具有保質期的商品,一旦過期就需要丟棄,但通過李洋所在的易貨超市,企業可以換取積分,利用積分選購其他需要的商品進行資源互換。即使暫時沒有需要的物品,積分也可以進行累積,3年內隨時使用。
不只是實物,虛擬商品也在易貨范圍內,如剪發卡、酒店代金券、汗蒸卡等。記者注意到,在易貨超市中還有廣告、住宿、會議等服務類型的商品可以兌換。“一家企業要開年會,可以從我們這里兌換會議卡,從而節省會議場地布置等開支。”工作人員說。
“主家”大都是企業客戶
最大一單總金額超三千萬
在李洋看來,不少中小企業都存在“缺錢不缺貨”的情況,而易貨恰能解決這一問題。
某啤酒代理商積壓了大量庫存,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決定與李洋所在的易貨公司合作。易貨公司聯系了與其有合作的幾家餐飲企業,上午送來的啤酒,下午便已順利流通出去。易貨公司作為一個“交換”平臺,不僅幫助代理商解決了庫存問題,還為餐飲企業提供了所需的啤酒。
從業四年來,李洋經手的案例有上百件,數額最大的一件是交易額超3000萬的大宗貿易。某項目的房地產開發商,在項目二期開發過程中,出現了資金周轉問題,通過介紹找到了李洋所在易貨公司。
李洋介紹,當時涉及的樓盤市值約4000萬,通過易貨平臺的資源匹配,找到了一家電梯制造企業,電梯企業最終以2000萬現金加1000萬的貨物與易貨公司進行了交易,將電梯放到了易貨平臺。房地產開發商則用價值4000萬元的樓盤換了貨值3000萬的電梯,樓盤變成了易貨平臺的,開發商收到了電梯,電梯企業則獲得了3000萬的資源。
“有人覺得開發商虧了1000萬,實際上刨去人工成本和營銷費用,換成貨值3000萬的電梯,開發商也是合適的。”李洋說。
“散單的服務成本太高,我們服務一個企業類的客戶,可能帶來50萬元的貨,但老百姓帶來的散貨可能就是50元。”李洋表示,盡管易貨公司此前主要交易對象為企業大客戶,對老百姓的散單易貨開展得比較少,但隨著易貨平臺的數字化轉型,讓易貨這一模式走進尋常百姓家,老百姓也可以享受這種消費升級,還能用家里閑置的物品換點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
金鄉大蒜換印尼山竹、國產襯衣換海外布料
山東易貨貿易居全國第二
隨著易貨行業被逐步認可,跨境易貨也成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交易過程不再支付外匯,實現了通關、稅務、外匯的閉環管理,打通跨境易貨貿易各個環節。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易貨貿易進出口額達到23.16億元,同比增長30%,山東易貨貿易進出口額為415.8萬元,位居第二名。
據了解,普通的外貿交易在海關報關時,報關編號是“0110(一般貿易)”,是指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單邊進口或單邊出口的貿易。2021年李洋所在公司曾以一般貿易的方式將一批貨值千萬元的金鄉的大蒜運往印尼,換來了印尼的山竹。
在2022年1月,他們首次以“0130(易貨貿易)”方式完成出口報關,交易雙方不再通過貨幣媒介,直接用出口貨物交換進口貨物,將一批男士襯衣從濟南發往印度尼西亞,換回一批當地的特色布料,用于異國風情主題酒店的裝修。
這也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跨境易貨數字貿易平臺的首單易貨交易。
從一開始的小眾行業,歷經幾年發展過程中,公眾正在接受和了解易貨行業的規則。與此同時,易貨市場也在進行優勝劣汰。以濟南易貨市場為例,“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濟南共注冊25家易貨公司,2021年新注冊33家,2022年新注冊22家,2023年新注冊13家。
“有的進,有的出,市場正在經歷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基于近四年來濟南市場上易貨公司注冊數量的變化,李洋坦言,濟南易貨市場正在經歷一段冷靜調整期,“行業正逐漸走向規范化,也正在逐步成熟并適應市場需求”。(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