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到2025年,初步形成“3830”集群發展格局,即加快培育3個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世界級集群,培育認定8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集群,積極打造30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省級集群。
根據《意見》,到2025年,山東將推動集群主導產業產值穩步提升、競爭力影響力逐步擴大,打造動力裝備、高端鋁業、智能家電等3個超過5000億元的產業集群;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金屬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食品等7個超過3000億元的產業集群;新能源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海工裝備、軌道交通、現代輕紡、生態環保等一批規模達到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全省將實施集群“強基韌鏈”行動,支持鼓勵集群內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到2025年,全省集群內高新技術企業達5000家,高新技術產品占比達45%,規上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左右。集群內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數量達到200家,省級技術創新載體數量達到2000家。
實施“裝備趕超”專項行動,支持動力裝備、工業母機裝備、工程機械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集群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深化產學研聯合攻關,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戰略產品。
推動集群聚焦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方向,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進智能化生產設備應用,建設智能制造工廠。到2025年,全省集群累計培育國家智能制造工廠30家,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350家、標桿企業100個。
形成一批在行業領域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制造業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專業基礎好、創新意識強、發展潛力大的高成長型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支撐集群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集群內世界一流企業達到5家,制造業領航企業達到10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00家。
開展集群企業“攜手行動”,鼓勵大企業通過定向扶持、內部孵化、技術分享、數據聯通、訂單保障等方式,加速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成長。到2025年,省級單項冠軍企業達到35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2500家、瞪羚企業達到800家、獨角獸企業達到15家左右。集群主導產品本地配套率達到50%左右。
實施集群企業上市培育行動,針對集群內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和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組織開展“泰山登頂”集群企業上市培育專項活動,輔導上市融資。促進數據要素市場流通,建設完善數據交易平臺,推行數據(產品)登記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