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國內旅游市場規模保持合理增長、品質進一步提升。國內旅游宣傳推廣效果更加明顯,優質旅游供給更加豐富,游客消費體驗得到有效改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更加健全,國內旅游市場對促進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突出。要打造優質旅游目的地,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
我們注意到,當前,文旅產業正在發生可喜變化——通過推進“旅游+”和“+旅游”,促進了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交通、商業、工業等領域深度融合;通過拓展旅游演藝發展空間,發展特色旅游演藝項目,推動了旅游演藝提質升級;通過培育文體旅、文商旅等融合發展的新型業態,“跟著賽事去旅行”“尋味美食去旅行”等一批品牌項目出爐。顯然,順應旅游消費大眾化、出游個性化、需求品質化的發展趨勢,聚焦游客訴求集中的領域和問題,完善體制機制,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提升游客滿意度、增強大眾獲得感。
當然,要提升國內旅游品質,除了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之外,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規范有序發展也至關重要。因此,應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在監管方面,深化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劇本娛樂、電競酒店等領域執法監管;持續推進打擊治理跨境賭博旅游管控工作,開展旅游市場專項整治,推動強迫購物、不合理低價游等突出問題標本兼治;持續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深入實施綜合執法能力達標工程;常態化開展網絡監測、輿情監測,完善暗訪評估工作機制,完善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
我們有理由期待,通過加大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實施文旅產業賦能城市更新行動等多個舉措,國內旅游品質將進一步提升,各項利好政策將加快促進國內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
今后,應繼續以提升國內旅游市場的規模和品質為重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進一步改善旅游消費環境,提振旅游消費信心;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旅游市場需求和供給,統籌規范和發展需要,堅持創新驅動和融合發展,不斷探索新做法、新模式、新機制,以改革創新成效激發國內旅游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