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6個省(包含省、直轄市、自治區)披露了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擬發行(含已發行)金額總計達到12553.09億元。
與普通再融資債券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到期政府債券本金不同,特殊再融資債券的募集資金用于置換地方存量債務。
“當前地方化債情況正在得到積極推進。”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殊再融資債券的擬發行情況反映出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在應對債務風險方面正在采取積極的措施。這些債券的發行是為了幫助地方政府穩妥化解債務風險,通過籌措資源采取市場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化解存量債務風險。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名金對記者表示,本輪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給予地方政府更長的時間來調整債務結構,穩步化解債務風險,更好達到“以時間換空間”的目的。
具體來看各地披露的擬發行數據,其中5個省份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貴州省以1447.5592億元的規模暫列第一,云南省、湖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包含大連市)分別達到1256億元、1122億元、1067億元、1006億元。
還有5個省份擬發行規模在500億元到1000億元,其中,天津市975.55億元,吉林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徽省分別為892億元、726億元、623億元、620億元。
田利輝表示,從發行規模上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對于債務風險的重視程度以及采取的積極行動。
關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1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總的看,我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在國際上處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債務負擔較輕。地方政府債務有兩個特點。一是主要用于基礎設施投資,一般有實物資產支持,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了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債務主要集中于經濟規模較大、經濟增長較快的省份,他們有能力自行化解債務。
潘功勝表示,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已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支持地方政府穩妥化解債務風險。包括,嚴肅財經紀律,推動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通過盤活或出售資產等方式,籌措資源償還債務;對于債務負擔相對較重的地區,嚴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資項目等多方面措施。
“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得到了金融部門的規范性專業化支持。”田利輝表示,發行的同時,強調了嚴肅財經紀律、建立常態化的融資平臺金融債務監測機制、必要時提供應急流動性貸款支持等舉措,進而確保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和債務風險的化解更加規范和有效。這種做法有助于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李名金認為,在配合財政發力,支持信貸增長和實體經濟修復的目標下,央行有較大概率在四季度采取降準的方式來釋放流動性,也不排除通過降息的方式來引導實體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