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11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地質工作融入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
據介紹,近一年來,山東省地礦局在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踐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職能、地質科技攻關等方面創新突破、深耕細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提供了高質量的地質服務支撐。
一直以來,山東省地礦局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積極服務國家和全省發展戰略,共發現各類礦產147種,查明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75種,探明了全國四分之一的黃金儲量。在膠東地區提交金礦資源3500余噸,使膠東地區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工業價值的金剛石原生礦和最大的藍寶石礦,找到了一批大煤礦、大鐵礦、多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為山東成為全國聞名的資源大省和礦業大省作出了突出貢獻。
自2021年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山東省地礦局新圈定找礦靶區48處,新增金金屬量97噸、銀金屬量190噸、銅金屬量1661噸、鉛鋅金屬量7.57萬噸、鐵礦1.38億噸、稀土氧化物104萬噸、晶質石墨178萬噸、氯化鈉礦物量8.82億噸、氯化鉀礦物量7.54億噸。新發現鈾、鋰戰略性礦產;在高唐縣有望探獲富鐵礦1500萬噸,為國內罕見富鐵礦;在某海域發現磷釔礦(重稀土礦),初步估算潛在礦產資源16萬噸,有望探獲一大型礦床。
山東省地礦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一系列地質找礦成果的取得,進一步提升了山東的能源資源保障能力,為促進山東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資源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