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11月3日,A股發力上揚,半導體、芯片概念明顯走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71%報3030.8點,深證成指漲1.22%報9853.89點,創業板指漲1.47%報1968.21點;兩市合計成交8095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71.08億元。
山東板塊,超6成個股上漲。其中,北交所魯股豐光精密以13.83%的漲幅居前,公司股價上月曾創出過近兩年的新低,不過本月開始迅速回升,月內漲幅達到14%。
半導體板塊的德邦科技日內上漲11.55%,公司專業從事高端電子封裝材料研發及產業化,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封裝材料、智能終端封裝材料等。西部證券的研報指出,2023年以來,國內經濟呈現弱復蘇態勢,雖然電子下游消費需求復蘇較為緩慢但逐漸向好發展,部分芯片設計公司庫存不斷降低,預計半導體設計公司基本面拐點臨近。
另外,三季報向好個股繼續發力,如大業股份上漲6.27,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72億元,同比增長6.91%;實現歸母凈利潤1.0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邁赫股份上漲5.64%,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1億元,同比增長87.67%;實現凈利潤2670.9萬元,同比增長101.17%。
對于A股市場表現,渤海證券分析稱,在四季度經濟增速無憂的背景下,管理層還推出了萬億特別國債以呵護未來經濟恢復的持續性,令基本面的中期預期得到保障。受益于基本面的改善,部分上市公司在業績端單季度不僅出現回升,并且已經轉正,這為A股市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估值層面,較低的估值水平,令市場總體下行風險有限。伴隨“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的持續推動,A股的流動性預期正發生變化。綜指,業績和估值的助力,令A股市場正面臨底部向上的機會。
行業配置方面,該券商認為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估值調整較為充分、業績風險釋放相對充分的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的配置機會;行業需求已企穩、庫存回歸健康水平的電子行業,以及金融板塊(銀行、非銀金融)的政策博弈性機會。
